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曲然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地传来:
“陶丽,我们开饭店,不仅是为了赚钱,也是为社会做点贡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和梦想,郝佳欣虽然是聋哑人,但她享有工作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她的残疾就拒绝她。而且,她的经历说不定还能让顾客感受到我们饭店的温暖和包容,对饭店的口碑也是有好处的。”
陶丽听了,心中豁然开朗:“曲哥,你说得对,我明白了。我明天就通知她来上班。”
第二天,当郝佳欣再次来到饭店时,陶丽微笑着用文字告诉她被录用了。
郝佳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激动地用手语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然丽轩”饭店的招聘告示贴出去后,引来了不少求职者,其中就有聋哑女孩郝佳欣。
经过一番考虑,曲然和陶丽决定给她一个机会,于是,郝佳欣正式成为了饭店的一员。
然而,陶丽却犯了难。饭店里服务员需要和顾客进行一般的沟通交流,很显然,这并不适合郝佳欣。
她站在饭店大堂,看着郝佳欣那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的眼神,心里暗暗思索着该给她安排什么工作。
“这可怎么办呢?”陶丽皱着眉头,在心里嘀咕着。她的目光扫过那些需要收拾的桌子、以及看到杂乱的后厨以及堆积的货物,眼前一亮。
虽然郝佳欣不能说话、无法和顾客沟通,但饭店里适合她的活其实有很多,比如收拾桌子、打扫卫生、摘菜、搬运和其他杂活等。
想到这,陶丽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给郝佳欣分配工作。她找来一张纸,认真地写上要安排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然后递给郝佳欣。
郝佳欣接过纸条,专注地看着上面的字,看完后,她用熟练的哑语向陶丽做了个明白的手势,便迅速投入工作岗位。
她收拾桌子时,动作干净利落,将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打扫卫生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地面和桌椅擦得一尘不染;摘菜时,手指灵活地去除那些枯黄的叶子,速度一点也不慢。
在与郝佳欣的相处中,陶丽发现她会用文字对应的哑语做演示。
有一次,陶丽写了“收拾餐桌”四个字,郝佳欣便用生动的哑语将收拾餐桌的动作和流程展示出来。
这一幕被其他员工看到了,大家觉得既新奇又有趣,便纷纷开始模仿用哑语和郝佳欣沟通。
一开始,大家的哑语动作十分生硬,常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但郝佳欣总是耐心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手把手地教他们。
渐渐地,大家的哑语越来越熟练,每次给郝佳欣安排工作时,再也不用文字繁琐地写在纸上了,一个简单的哑语手势,郝佳欣就能心领神会。
饭店里的氛围也因为郝佳欣的到来变得更加温馨。
大家在工作之余,会用哑语和她交流,郝佳欣也会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回应大家。
有时候,顾客看到这一幕,都会露出惊讶又赞许的表情,对饭店的好感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