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馈赠(2 / 2)

杜仁拍了拍肖金亮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大兄弟,那天围观的人那么多,就你肯出手相救,不然我的命休矣。我的这条命是你捡回来的,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这秘方我给定了。而且溪流村的水适合酿酒,加上我给你的制酒秘方,你做出的酒一定好喝。”

一旁的杜宝斋也劝道:“肖叔,我爹是出自真心。按皇族说法,功高莫过于救驾,我们杜家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但是肖金亮还是有些犹豫,他知道这秘方的分量:“杜老板,宝斋,我真的很感激你们的好意。但这秘方是你们杜家几代人的心血,我实在不能斗胆接受。”

杜仁看着肖金亮,目光坚定:“大兄弟,我相信你的为人。你救了我,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这秘方给你,说不定能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且我们杜家的酒也不会因为你做酒就受影响,我们有自己的口碑和市场。”

尽管被杜家父子的真诚所打动,肖金亮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未答应。

“大兄弟,我就知道你是个靠谱的人。以后我们杜曲两家共谋大业,让杜氏烧酒传遍天下。”杜仁欣慰地笑了。

想当初,肖金亮在镇郊救了杜仁一命,这份善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

杜家父子对肖金亮的救命之恩始终铭记于心。即便肖金亮心存不情愿之意,杜家依旧决定要帮他一把,多次劝导,促使肖金亮不得不接受父家的馈赠。

他们在溪水村选址,出钱出力,帮着肖金亮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酿酒作坊。

一辆辆满载着设备和器具的大车开进溪水村,崭新的蒸馏器、发酵桶等酿酒设备被一一安置妥当,作坊里弥漫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具备生产条件后,杜宝斋亲自来到溪水村,深入作坊指导生产。他穿着朴素的粗布衣服,和工人们一起忙碌在各个环节。

杜家还派来了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肖金亮和村里的酿酒工人们实际操作。从原料的挑选、发酵的温度控制,到蒸馏的火候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倾囊相授。

第一批“醉倒仙”烧酒在众人的期待中生产出来了。酒液清澈透明,香气醇厚浓郁,还未打开瓶盖,那股醉人的酒香就已经弥漫开来。

杜家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销售渠道,帮着肖金亮推销这批酒。很快,市面上便出现了杜家和肖家两个产地的“醉倒仙”烧酒。

溪水村的“醉倒仙”烧酒凭借着当地优质的溪水和杜家精湛的酿酒秘方,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它口感更加醇厚绵柔,回味悠长,销量一路攀升,甚至超过了杜家原本的酒。

人们纷纷传颂着溪水村“醉倒仙”的美名,酒馆里、饭桌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看到酿酒生意如此红火,肖金亮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把家里的庄稼地租了出去,从此专心投入到酿酒行当中。

他每天天不亮就来到作坊,检查原料的质量,监督生产的进度。他还不断地改进工艺,根据市场的反馈调整酒的口感和包装。

在他的用心经营下,销售形势越来越好,总收益超过了杜氏的酒坊。

短短几年间,肖金亮通过酿酒赚得盆满钵满。溪水村的这座酿酒作坊规模不断扩大,工人越来越多,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