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精准的“外科手术”(2 / 2)

曹操点头:“写。”他亲手把一面旗杆上的铜片扣紧,又命牙门把“瓢”换小,缸底的“稳石”加密到十步一枚。

五、术后观察

午前风转。废城的热气像被人把盖子开了一线,四周终于有了可呼吸的空白。问名的骑影再一次出现在岔口,旗不扬,甲不亮。

领头者远远看了看旗杆上的“新刻度”,笑意很浅,像医生在看别家术者的手法。他抱拳:“借路——护民。”

“熟声。”夏侯惇回。

那人目光再往下一扫,看见了缸底新加的“稳石”,看见了更小的瓢,看见孩子自己把水舀起、端稳。他的笑近了一分,像是放下了一桩“疑”。他不再追问“凭何护驾”。他看见答案写在旗、石、瓢上,不在嘴里。

他们错身而过,只有马蹄在地上留下几声轻响,像术后伤口下神经恢复的微微跳动。

六、深层病灶

“还有一处。”郭嘉突然出声。

程昱以目请问。

“翻缸、假旗、劫掠,皆是表层。更深一层,是‘借旧例行新暴’。”郭嘉指向人流后缘,“刚才一名尾队小校尉被我们放走。他守住了人,算好人。可他的上面,会有人问:‘你凭何放?’这才是会化脓的口子。”

“你打算怎么治?”程昱问。

“以‘假设文书’先行。”郭嘉从袖里抽出一方小竹简,写了数行:“谷口遇牙门旧例,粮安令在此,护民先行,辎重后发,违者斩。”

他把墨吹干,递给鸩,“把这文书交给那名小校尉。告诉他,若被问话,照此复述。我们不让他难做,也不让他背罪。我们给他一张‘术后医嘱’。”

“遵命。”鸩领命而去。

她背影没入人流。她的脚步轻,像针从皮下走过,不留血,只留一条细微的痕,提醒伤口在这里,要按时换药。

七、复诊

傍晚,水缸挪到新的位置,旗仍不高。几名昨晨翻缸的人远远站着,看着新扣上的小瓢,有点窘,有点意识到自己的手做过什么。他们迟疑。

鸩递过去两只小瓢,不说话。那几人接过,先给孩子,再给老人。手学会了次序,心就学会了次序。程昱站在一侧,低声:“你这刀,刃很钝,却切得干净。”

“钝刀切‘肉’,利刀切‘骨’。”郭嘉淡淡道,“今日我们不切骨,只切肉。等明日——”他顿了一下,胸口的冷蛇轻轻一扭,“明日也不一定切骨。唯有一处,该下利刀。”

“何处?”

“问名之外的‘问罪’。”郭嘉目光投向更远的关道外,“会有一支旗,不借路,不护民,只问:‘谁给你护驾的名分?’那时,利刃露一寸真锋,斩‘旧例之外的横暴’。”

“你胸口……”

“还能撑。”郭嘉压住咳,眼神仍清,“刀在水里,先切恐惧;刀在法里,再切疑心;刀在心里,最后切暴。”

曹操把“稳石”放到新的圈里,听了这段话,笑了笑:“你这刀,认脉。”

“认脉,才能下针。”郭嘉回笑,“今日的‘手术’,用的是三针:水针、声针、法针。明日若到要处,再加一针——‘名针’。”

“谁扎?”曹操问。

“主公扎。”郭嘉道,“你亲自去,旗不高,言不多,只在‘问罪’的人面前,刻两个字:仁与法。刀锋在你袖里,露一寸,够了。”

曹操握缰,沉默片刻,点头:“好。”

暮色悄悄落下。琴声不再叩,只在风大时轻轻一抹,像在给缝合口涂药。鸩把蛇牌收进袖里,掌心还有铜片边缘留下的一道小印。

那印不深,却让她记住了今天每一处要点:腕骨、缸耳、旗杆、瓢沿。她忽然对“刀”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刀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减轻疼痛的。

她回头,看见那名抱琴女子坐在一只水缸旁,背靠旗杆,眼睛闭着。

她的指尖轻轻按在琴轸上,像按在一寸脉上。有人走过,停了一瞬,又走。没人问她叫谁。她就像水一样,融在“旧例”的节奏里。

“走吧。”夏侯惇收队。他的盔发下还有汗,刀入鞘,整个人像把刀背也一同收了回去。他看了郭嘉一眼,低声道:“今日这一仗,不像仗。”

“像医。”郭嘉答。

夏侯惇笑了笑:“若天下仗都能这样打,倒也不坏。”

收队之前,鸩从一只翻倒的破囊里捡起一枚封泥。封泥上刻着一截细蛇,尾尖抵在蛇吻,纹路与她蛇牌上的不尽相同,多了两道细得几乎看不见的横纹。她托在掌心看了会儿,把它递给郭嘉。

“何物?”程昱问。

“不是当下之病。”郭嘉指尖摸过那两道细纹,目光微沉,“像是谁把‘蛇’改了骨。先记在案,不动。”他把封泥放进袖里,压在竹牌下。那东西像一粒潜伏的沙,未来会磨人。今日不磨。

曹操上马,望向西。旗在风里轻轻抖,水在缸里轻轻晃,琴在风里轻轻按。郭嘉跟在侧后,胸口仍紧,却把气息收得极稳。

他知道今日这场“外科手术”只做了一半,真正的“复诊”和“预后”在明日与更远的路上。

“奉孝。”曹操侧过脸,“今日之术,可传否?”

“可传。”郭嘉道,“但须三句:不许砍‘人’,只砍‘症’;不许抢‘物’,只抢‘名’;不许乱‘声’,先水、后旗、再法。谁能背得住,就给谁‘旧例’的小铜片。”

“就这么做。”曹操收缰,“走,去岔路口。有人在那儿等着我们露一寸真锋。”

风顺。旗与石之间,路自己伸出来。队伍轻轻动,像一只缝合好的伤开始试着活动。痛还在,却不再尖。火在身后成灰,水在面前成路。

琴音不高,像夜里的一口气,提醒人:别跑,跟着“稳”的拍子走。

——精准,不在刀尖上,在每一个不走偏的步骤里。

——斩的,不是人,是病。

——刻下的,不是功,是“旧例”里的新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