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能?!”陆野感到难以置信,“一起发生在九十年代日本东京的、针对女性的连环杀人案,现场物证上,出现了与我国明末清初海上武装集团‘龙锚’梁氏相关的标记?”
这完全超出了常理。时空、地域、案件性质……似乎没有任何关联点。
“日本方面怎么说?”陆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他们是在最近一次整理旧案物证、尝试运用新技术复查时,偶然发现了丝带上的这个微缩标记。他们无法解读其含义,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隐秘排查时,通过某种信息比对渠道,模糊地关联到了我们近期侦办的、涉及‘特殊历史符号’的‘龙锚’案。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关于这个符号的任何已知信息,看是否能对他们的悬案侦破提供帮助。”陈凯解释道。
陆野陷入沉思。这太诡异了。严文宏的“龙锚”执念源于家族和历史研究,其犯罪活动集中在文物盗窃和走私。而东京的“樱花祭”案,则是纯粹针对女性的、带有变态仪式感的连环谋杀。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除非……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陆野脑海中浮现。
除非,“龙锚”这个符号,或者说它所代表的某种理念或组织,并不仅仅局限于严文宏所理解的历史文物范畴,其影响和追随者,早已扩散开来,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着不同的罪恶?
严文宏是否只是这个更大谜团的一部分?那个隐藏在海外、代号“烛龙”的势力,是否也与这个跨越国界的“龙锚”符号有关?甚至……东京的“樱花祭”杀手,会不会也是这个隐秘网络的一员?他的仪式感,是否也是对“龙锚”某种扭曲诠释的践行?
“回复日方,”陆野沉声道,“我们愿意就此符号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将我们掌握的、所有与‘龙锚’符号相关的资料,包括严文宏案中出现的不同变体,进行整理汇总,准备提供给日方参考。”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另外,以我个人名义,通过保密渠道,向日方专案组核心成员询问一个细节——在‘樱花祭’案发现场使用的特定樱花品种,是什么?”
陈凯立刻明白了陆野的意图。如果连樱花品种也存在某种特定性,甚至可能与“龙锚”存在某种象征关联,那么这两起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背后可能真的存在一条令人不寒而栗的、隐藏极深的连线。
“樱花祭连环案”的公诉时效已过,凶手早已逍遥法外。但如果他(或他们)与“龙锚”的阴影有关,那么,追查“烛龙”和国际文物走私网络的过程,或许会意外地照亮这桩东瀛陈年悬案的黑暗角落。
新的迷雾,从遥远的东京弥漫而来,与尚未散尽的“龙锚”案硝烟交织在一起,让案件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和深邃。陆野感到,他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远超想象的、更加庞大和诡异的犯罪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