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倒吸一口凉气:“王磊访问过‘彼岸’相关的暗网论坛?”
“不止是访问。”陈凯切换画面,调出一些恢复的碎片化日志,“他注册了账号,Id叫‘冰雪匠人’,主要在几个讨论‘结构美学’、‘生命形态重塑’和‘纯粹理性实践’的版块活动。他发过不少自己堆的雪人照片——都是正常的,炫耀他的堆砌技术和结构设计,获得了一些……嗯,同样诡异的追捧。”
他又调出几张截图,是一些回帖内容,充斥着“完美的结构”、“冰冷的艺术”、“打破血肉枷锁”之类令人不适的言论。
“看起来,他在这里找到了‘知音’。”陆野的声音冷得像冰。
“是的。”陈凯点头,“更重要的是,我们追踪到他在论坛里有过几次短暂的私信交流,对象是一个Id叫‘引路者’的用户。内容被清理得很干净,但残留的数据包分析显示,‘引路者’曾向他发送过几个加密的附件,文件名包含‘解剖学精要’、‘低温保存技术简述’之类的词汇。”
房间里一片死寂。
王磊的“方法论”,找到了来源!
这个暗网论坛,这个“引路者”,很可能就是“彼岸”组织撒在外面的网,专门吸引和筛选像王磊这样内心扭曲、具备某种“潜能”的人,并为他们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他们不是在直接指挥,而是在“培养”和“赋能”!
“能锁定这个‘引路者’吗?或者论坛的管理层?”陆野追问。
“很难。”陈凯摇头,“论坛服务器在境外多个地方跳转,核心管理员都用的是无法追踪的匿名网络。这个‘引路者’也很狡猾,没留下什么个人痕迹。不过……”他顿了顿,敲击了几下键盘,调出一份网络流量分析报告,“我们在尝试反向追踪论坛一个高级管理员的登录Ip时,捕捉到一个非常短暂、但信号强度异常的节点,物理地址定位在——本市,城东区的‘蓝湾’网络会所!”
线索再次指向本市!
“又是本市……”周婷喃喃道,“他们的触角,比我们想象的伸得更长。”
陆野立刻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老陈的频道。老陈显然还在补觉,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和被打扰的不爽:“喂?头儿?啥事啊?天塌了?”
“天没塌,但老鼠钻到眼皮底下了。”陆野语气沉静,“带上你的人,立刻去城东‘蓝湾’网络会所,便衣侦查。重点查近一周内的监控,寻找任何可疑人员,特别是可能使用那个符号,或者行为鬼祟、长时间泡在包厢里的。我们这边有技术支援给你。”
一听有行动,老陈的睡意瞬间一扫而空,声音都洪亮了几分:“明白!妈的,刚眯一会儿就来活儿!等着,我马上摇人!”
挂断电话,陆野看向周婷和陈凯,目光如炬:“王磊案不是结束,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彼岸’正在用这种方式,低成本地制造混乱和恐惧,并从中筛选合适的‘工具’。我们必须斩断这根线,找到那个‘引路者’,摸清这个论坛的运作模式!”
技术中心的灯光下,三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屏幕上的诡异符号和冰冷的数据,仿佛连接着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世界。而他们,必须再次踏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