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冻结了。第二个受害者的出现,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参战民警的心上。凶手的嚣张和效率,超出了最坏的预估。
“王八蛋!”老陈一拳砸在墙上,眼眶发红,“这畜生是在跟我们赛跑!”
陆野强迫自己冷静,目光扫过白板上新增的林悦照片,声音沉得像铁:“他急了。”
周婷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对,在警方已经高度戒备、全城排查的情况下,他顶风作案,迅速找到并处理了第二个目标。这说明他要么有固定的、高效的获取目标的渠道,要么……他的‘标准’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苛刻,符合条件的潜在受害者基数不小。”
“排查方向不能变,还要加快!”陆野下令,“老陈,制冷设备维护人员的名单细化了吗?”
“正在搞!”老陈抓起电话吼了几句,很快,一份更详细的名单被送了过来,上面标注了每个人的基础信息、岗位、近期考勤。
名单上仍有十几个人。
“头儿,这些人分散在不同的区,一个个摸查需要时间!”老陈看着名单,眉头拧成了疙瘩。
“我们没有时间了!”陆野走到巨大的城市地图前,目光在三个抛尸地点——清河公园、兴隆广场、儿童乐园——之间逡巡。
三个地点分散在城市的西、北、南三个方向,彼此距离不近。
“查交通监控!”陆野猛地转身,“假设凶手有车,他用冷链车或者能够遮掩气味的厢式货车运输尸块。重点排查在三个抛尸时间点前后,出现在两个及以上抛尸地点周边区域的同类车辆!尤其是……在抛尸后,车辆驶向方向大致相同的!”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工作量巨大,但却是目前最有可能找到凶手移动轨迹的方法。
技术组的办公室里,键盘声如同暴风骤雨。图侦民警们根据陆野划定的范围和时间段,开始在海量的交通监控数据中,寻找那可能的“冰冷轨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