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分析这些微量物质的成分。溶剂被用极细的针管抽取,注入到一台更加精密、连接着复杂管线和探测器的仪器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台仪器堪称微量有机物分析的,能够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并精确地鉴定出每一种组分是什么物质。
仪器运行着,屏幕上开始出现一个个起伏的峰谱。技术人员紧盯着屏幕,对比着庞大的化学物质数据库。
时间流逝...突然,技术人员眼睛一亮!
找到了!他指着屏幕上几个特征非常明显的峰谱,语气兴奋,在这些残留物中,检测到了润滑油脂的成分!而且,不是普通的机油或者黄油!
他调出数据库比对结果,指着匹配度最高的那条信息:看!这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添加剂配方,非常独特,与当年铁路系统专门用于货车车辆轴承润滑的一种特定型号的锂基润滑脂完全吻合!这种润滑脂,只在维护车辆轮对轴承时才会大量使用!
周婷的心脏怦怦直跳,她强压住激动,确认道:也就是说,王干事指甲缝里的油渍,是铁路车辆轴承专用的润滑脂?
毫无疑问!技术人员肯定地说,而且,王干事作为铁路公安处的干事,他的日常工作内容是治安、刑侦,根本不直接接触车辆底部的轴承维修和保养工作!他指甲缝里出现这种特定油脂,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他在坠楼前,与一个双手或者衣物、工具上沾有这种润滑脂的人,发生过近距离的、很可能涉及肢体冲突的接触!
几乎在同一时间,老陈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邀请的资深法医和痕迹专家,在仔细研究了王干事坠楼现场的所有资料后,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法医在视频会议中,指着放大的现场照片说:陆组长,陈警官,你们看天台边缘栏杆上的这几处细微的、不连续的擦蹭痕迹。它们的走向、深浅变化,以及与王干事身高、体重的力学模拟结果都显示,这不像是一个人不慎失足滑倒时,手在栏杆上自然滑过留下的。反而更符合两个人在栏杆附近纠缠、推搡时,其中一人身上携带的某种硬质物件(比如工具),或者穿着特定材质衣物的部位,在对抗过程中多次刮擦栏杆所形成的。
痕迹专家补充道:结合在王干事指甲缝里发现的、他本人日常工作不可能接触到的铁路专用润滑脂,我们高度一致认为:王干事极大概率并非意外坠楼,而是在天台上与一个身份与铁路车辆维护密切相关、且手或工具沾有轴承润滑脂的人发生了近距离搏斗,最终被对方推下或是在搏斗中失足坠楼!这是一起精心伪装成意外的杀人灭口案!
铁证如山!
当周婷和老陈将这两份分别来自微观物证分析和宏观现场重建的、相互印证的关键报告放在陆野桌上时,所有的疑团都解开了。
陆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签署了并案侦查申请报告,并将所有证据一并提交。
上级部门在审核了确凿的证据链后,迅速批准了并案申请。
现在,我们可以毫无疑虑地将两个案子放在一起看了!陆野在接下来的全体会议上,用红笔将白板上分列两侧的案件名称牢牢圈在一起,凶手,就是那个隐藏在铁路系统内部的人!他先在K402列车上杀人碎尸,抛尸四省。当发现王干事可能查到了关键线索,威胁到他的安全时,他又残忍地将王干事杀害,并伪装成意外坠楼!此人穷凶极恶,心思缜密,且对铁路系统极其熟悉!
会议室内,群情振奋。两条人命,二十四年的悬案,终于被一条由现代科技和严谨推理锻造的紧紧地锁在了一起。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如何瓮中捉鳖,让这个隐藏了二十四年的幽灵,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法律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