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刑侦天梯 > 第411章 假身份之茧与化学之痕(下)

第411章 假身份之茧与化学之痕(下)(2 / 2)

电话那头的陆野,呼吸似乎停顿了一瞬。

氰化物,剧毒,作用迅猛,被称为“闪电毒药”。蓖麻毒素,从蓖麻子中提取的蛋白质毒素,毒性极强,是氰化物的数千倍,且目前没有特效解药。这两种毒物同时出现,其意味不言而喻。

“而且,”老秦继续道,语气更加沉重,“从残留物的形态和微量杂质分析,这两种毒物都经过了一定程度提纯和处理,不是粗制滥造的产物。嫌疑人具备相当的化学操作能力。”

这印证了之前的判断——嫌疑人绝非普通角色。

“另外,你们送来的那片塑料手套碎片,”老秦的话锋一转,带来了更大的突破,“我们在碎片内侧,靠近撕裂边缘的位置,利用真空金属镀膜和激光显微技术,成功显现并提取到了一小段残缺的指纹!虽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纹线断续,但核心特征点尚存,具备比对条件!”

“太好了!”陆野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波澜,“立刻将指纹特征录入全国违法犯罪信息库(Ic)和现场指纹库进行比对!同时,将那张模糊照片,动用所有技术手段进行增强处理,重点优化面部骨骼结构,下发到各分局、派出所、巡特警、交警支队,以及城东分拣中心周边所有的社区网格员、安保力量,进行秘密排查和辨认!告诉所有人,眼睛放亮一点,这个人极度危险!”

命令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扩散至城市的各个角落。

技侦中心的电脑屏幕上,那枚残缺的指纹特征被转化成数字信号,与海量的数据库进行着高速、无声的碰撞与比对。每一次微小的特征点匹配,都可能指向一个隐藏在茫茫人海中的身份。

图像处理工作站上,周婷和同事们运用最新的AI算法和人像修复技术,对那张模糊照片进行着“精雕细琢”。算法根据模糊的像素,尝试重建面部轮廓,推演五官细节。一张张经过不同算法增强的、清晰度各异的模拟画像被生成出来,虽然无法保证百分百准确,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更具象化的参考。

打印出来的模拟画像和指纹比对请求,通过内部网络,迅速下发。车站、码头、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主要交通干道的巡特警、地铁站的安检员、街道上的巡逻民警、甚至是一些重点区域的便衣侦察员,口袋里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协查通报。

一张无形而致密的大网,以发现剧毒物质的城中村出租屋为原点,向着这座庞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悄然铺开。

陆野站在市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城市地图,以及“王海”最后已知的活动区域。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喧嚣的轮廓。而在光影照不到的角落,罪恶曾悄然滋生,如今,追捕的脚步正在黑暗中急促响起。

他知道,对手很狡猾,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深谙隐藏之道。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留下气味。那片手套碎片,那管道里的微量毒粉,就是这气味之源。技术的力量,正在将这微弱的气味放大,指引着猎手前进的方向。

物证的发现,如同在迷雾中点燃了一支火把,虽然光线摇曳,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径,极大地鼓舞了所有参战人员的士气。虽然嫌疑人已经潜逃,身份依旧成谜,但他留下的生物特征和化学痕迹,就像被剥开的洋葱,正一层层地显露出来,散发出刺鼻而危险的辛辣气息。

下一次电话铃声响起,或许就是图穷匕见之时。陆野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隐藏之敌较量的战斗,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空气中的紧张感,几乎凝成了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