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深渊凝视者(暂定)
【核心动机】:绝非简单的报复或仇富。源于一种深度扭曲的、“殉道者”式的正义观。其本人或至亲(极大概率是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必然曾遭受“失信被执行人”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巨大伤害(例如:亲人因追讨无门而病逝、自杀、家庭破产陷入绝境)。此经历使其对“老赖”群体产生极端的道德愤怒,并彻底丧失对司法体系公正性和效率的信任,认为法律无法惩处罪恶,唯有依靠自身力量执行“终极审判”。
【性格特质】:
高度偏执:坚信自身行为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拥有钢铁般的扭曲意志,外界舆论(无论是谴责还是支持)难以动摇其信念,反而可能强化其“独行者”的悲壮感。
极端冷静与自制:作案时情绪控制力极强,近乎冷酷的理智。平时可能表现为沉默寡言、循规蹈矩,甚至可能是一个“好人”,但内心积蓄的黑暗能量巨大。
追求完美与仪式感:清理现场不仅是反侦察,更是一种“净化”仪式。对工具的选择(特制勒颈器、高端雨衣)显示出对“执行”过程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赋予其行为某种神圣性。
智力优越感:享受于与警方博弈的过程,将自己的高智商和周密计划用于挑战社会秩序,并可能从中获得扭曲的成就感。
【能力与背景】:
职业推测:极大可能从事或曾从事需要高度逻辑性、严谨性、并对“规则”有深刻理解的职业。高度怀疑其具有司法系统工作背景(如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深法务)或纪律部队背景(如纪检、审计、安保调查),亦不排除是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或记者。 其对法律程序、侦查手段、证据链的熟悉,远超常人。
技能:可能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用于制作工具),熟练的摩托车驾驶技术,高超的反侦察意识,强大的体能(制服受害者需要力量和控制力)。
【当前状态与风险评估】:
行为升级:第三次作案显示其手法更加纯熟冷静(刘兴国案痕迹更少)。社会舆论的分化可能被其解读为某种程度的“认可”,从而显着增加其作案频率,以满足其扭曲的“使命感”和回应“支持者”。
目标选择:目标仍将锁定于情节恶劣的失信人员,但其个人“黑名单”可能很长。需警惕其可能开始自行“调查”和“审判”其认为该死但尚未被法院录入名单的人员。
极度危险:其信念系统使其无法通过常规谈判说服,遭遇抓捕时极可能激烈反抗或自杀殉道。
陆野缓缓睁开眼睛,脸色因精力透支而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锐利。他拿起笔,在白板上迅速写下了侧写的关键词:“扭曲正义感”、“至亲受害”、“司法\/纪律背景”、“高智商”、“行为升级”。
陈凯、周婷和李伟看着白板上的词,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侧写描绘出的凶手形象,比他们想象中更加复杂、更加危险,也更加难以对付。
“如果…如果他真的有司法背景…”周婷的声音有些发颤,“那他对我们的调查手段岂不是了如指掌?”
“所以他才总能快我们一步,所以现场才能清理得那么干净!”陈凯感到一阵寒意。
“不仅仅是了解手段,”陆野沉声道,“而是他从根本上蔑视这套他认为已经失效的体系。他正在用自己制定的‘规则’,来挑战和嘲讽我们。”
侧写的结果,将调查的重心,前所未有地指向了一个他们之前未曾深入设想的领域——司法系统内部,或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