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野打开【多维度轨迹追踪】模块,输入林文斌的身份证号和手机 IEI 码,屏幕上立刻跳出一条红色轨迹:
5 月 28 日(案发当天):林文斌手机在邻县利民废品站附近有 2 次基站定位记录(14:23、18:47);
5 月 30 日:手机信号出现在邻县东关街仓库区,停留 3 小时;
6 月 1 日(今日):手机信号消失(疑似关机或丢弃),但 At 机监控显示其仍在邻县活动。
“他没跑远,还在邻县!” 陆野指着屏幕上的仓库区,“重点排查东关街附近的废弃仓库,特别是有近期人员活动痕迹的!”
下午三点,邻县警方传来消息:在东关街 12 号的废弃纺织厂仓库里,发现了新鲜的脚印和防震泡沫碎片。陆野和孙建军立刻驱车赶往邻县,仓库外已经围了警戒线,侦查员正在进行外围勘查。
“陆哥,你看这个!” 邻县侦查员递过来一块白色泡沫碎片,“上面有淡蓝色的瓷粉,和清中期青花瓷的釉色成分一致!”
陆野戴上手套,走进仓库。仓库里弥漫着灰尘味,地面上散落着几个空的防震泡沫箱,箱壁上还沾着红色的绸布 —— 正是思惠堂展柜里衬布的材质。在仓库最里面的角落,一个黑色布袋被藏在一堆废弃的纸箱后面,拉开布袋,里面裹着三层软布,露出一个青白色的瓷瓶 —— 瓶身上的山水纹清晰可见,瓶底 “大清乾隆年制” 的落款完好无损!
“瓷瓶找到了!” 孙建军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立刻送回局里做文物鉴定,确认是否完好!”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骚动。侦查员跑进来报告:“陆哥!林文斌在仓库后门被抓了!他刚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写着‘老李’联系方式的纸条!”
陆野和孙建军赶到后门时,林文斌正被按在墙上,双手被反铐在身后,嘴里还在喊 “我没偷!那是我家的东西!”。看到陆野手里的瓷瓶,他的脸色瞬间惨白,挣扎的力气也小了下去。
“你家的东西?” 陆野将瓷瓶放在证物箱里,“思惠堂是县保单位,里面的文物属于国家,你为了还赌债,勾结张铁柱盗窃,还想独吞赃款 —— 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林文斌低下头,声音里带着绝望:“我... 我就是想卖了瓶子还了债... 谁知道‘老李’说要先看货,我怕被抓,就一直躲着... 张铁柱又催我要尾款... 我没办法才来仓库的...”
审讯室内,林文斌终于交代了全部事实:他早就知道青花瓷瓶的价值,找张铁柱时故意隐瞒了真实价格,想事成后独吞赃款;案发后他带着瓷瓶躲在邻县,联系了黑市贩子 “老李”,约定今天在仓库交易,没想到警方已经布下天罗地网。
晚上八点,县局会议室里,青花瓷瓶被放在鉴定台上,文物局的专家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后,松了口气:“瓶身完好,没有磕碰,釉色和纹饰都保存得很好,是清中期青花山水纹赏瓶的真品!”
陆野看着鉴定台上的瓷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孙建军递过来一杯菊花茶,笑着说:“这次多亏了你那系统,从沙砾追到工具,再到资金流,一环扣一环 —— 这案子破得漂亮!”
陆野接过杯子,温热的茶水驱散了一天的疲惫。他想起张铁柱地下室里的作案工具,想起林文斌藏在仓库里的瓷瓶,想起思惠堂那扇被拨动过的西窗 —— 每一个线索,每一份证据,都在诉说着文物背后的历史重量,也提醒着他们,守护这些历史遗产,是永远不能松懈的责任。
窗外的夜色渐浓,县局的灯依旧亮着。技术队在整理案件卷宗,侦查员在梳理张铁柱背后的黑市网络,陆野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思惠堂青花瓷失窃案告破,嫌疑人全部落网,文物追回 —— 后续需加强古民居文物安保,排查黑市文物交易渠道。”
他知道,这起案子虽然结束了,但文物保护的路还很长。而他们这些刑警,会继续带着专业和责任,守住那些不该被偷走的历史记忆,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在属于它们的地方,静静诉说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