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但也许能分析出来源。比如某种特定的工作服、手套、或者包装材料?”陆野推测道。
“行,和信一起送技术队检验吧。”李建国点点头。
同时,调查方向也围绕林老师提供的信息展开。重点排查那个被批评学生的家长。
很快,目标锁定在一个叫刘大勇的男人身上。他是那个学生的父亲,平时在工地打工,脾气暴躁,有过打架斗殴的前科。儿子偷钱事件后,他确实对林老师表示过不满。
警方依法传唤了刘大勇。
刘大勇开始情绪激动,矢口否认,但眼神闪烁。
当警察拿出那封恐吓信时,他更是显得紧张。
笔迹专家对刘大勇的字迹进行了初步比对,发现与信封上的字迹有几分相似!
“就是他了吧?”一个同事小声说。
但刘大勇却大叫冤枉,并提供了案发时间段他在工地上班的证明,有好几个工友可以作证。
经过核实,他的不在场证明居然是真的!
案子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难道不是他?只是笔迹巧合?或者他故意找人代写的?
那封恐吓信和上面的微量纤维,成了目前最关键的物证,被送去做更精细的检验。
陆野看着刘大勇激动喊冤的样子,以及那封看似普通却可能藏着线索的信,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年底了,怪事真是一桩接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