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文化,有手艺,帮人写写字,本来挺好的。”陆野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惋惜,“但有些东西,沾不得啊。那假钞害了多少人?小卖部老板起早贪黑赚点辛苦钱,收一张假钞,一天可能就白干了。甚至可能因此闹得家庭不和。”
胡文亮低着头,手指绞在一起。
“我们知道,您可能不是主犯。也许就是有人看中您的手艺,给您点钱,让您帮忙调点墨水,或者写点东西。”陆野观察着他的反应,继续攻心,“但您想想,为了一点钱,值得吗?晚节不保啊。您的家人,您的学生知道了,会怎么想?”
提到“家人”和“学生”,胡文亮的肩膀明显颤抖了一下。
陆野的【心理学】知识告诉他,这话戳中了对方的软肋。
沉默了很久,胡文亮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老泪纵横。
“我……我也是鬼迷心窍啊……”
他断断续续地交代了。
大概一年前,有个以前认识的、在外面“做生意”的远房亲戚找到他,说他手艺好,懂化学,让他帮忙调配一种特殊的油墨,模仿人民币的印刷效果,还提供了一种特制的纸张。
对方给的报酬很高,比他写一年对联都多。
他一开始也害怕,但对方说只是用来做“道具”,拍电影用的,不会流通出去。他半信半疑,但贪图钱财,就答应了。
后来,他发现事情不对劲,那些墨水和纸张的用量越来越大,根本不像是拍道具。但他已经陷进去了,不敢问,也不敢退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
至于假钞印制地点、销售渠道、上线是谁,他一概不知。每次都是那个远房亲戚单线联系他,来取货,给他钱。
“那个亲戚叫什么?怎么联系?”陆野赶紧问。
“叫胡三……胡建军……平时都叫他三哥……每次都是他打电话给我,用一个不固定的号码……我不知道他在哪……”胡文亮泣不成声。
线索,指向了一个新的目标——胡建军!
假币案背后,果然藏着一条更大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