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猫的风波刚过没两天,值班室就接到火车站派出所打来的电话。
说是在车站候车室发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个人,没票,也不说话,问什么都不搭理,怀疑是离家出走的,让他们所派人去看看,因为女孩的身份证显示是南坪这边的地址。
李建国正好在忙别的案子,就对陆野说:“小陆,你带个人去火车站跑一趟吧。处理这种离家出走的孩子,要有耐心。”
“行。”陆野叫上同样年轻的民警小杨,开车去了火车站。
在车站派出所的办公室里,他们看到了那个女孩。
女孩看起来十四五岁,穿着校服,背着书包,低着头坐在椅子上,手指绞在一起,一言不发。车站派出所的女警正在旁边温和地询问,但她就像没听见一样。
陆野让小杨先跟车站同事了解情况,自己走过去,在女孩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没有立刻说话。
他运用【心理学Lv1】的知识观察着。
女孩身体紧绷,是一种防御和抗拒的姿态。眼神低垂,躲避目光接触,显得很内向和不安。校服很干净,但书包角落有点磨破了,说明家庭条件可能一般,但很爱惜东西。
不像是惯常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倒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承受的困难。
陆野没有像其他警察那样直接问“你家在哪?”“为什么跑出来?”,而是用闲聊般的语气,指了指她书包上挂着一个有点旧的小玩偶:“这个小熊挺可爱的。”
女孩的身体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下,但依旧没抬头。
“我小时候也有一个类似的,走到哪儿都带着。”陆野继续说,声音放得很平缓,“好像有它陪着,就没那么害怕了。”
女孩悄悄抬起眼皮,飞快地瞥了陆野一眼,又低下去了。
有反应!她对外界的关心并不是完全隔绝的。
陆野心里稍微有了点底。他想起系统里的审讯话术模拟,虽然是用来对付罪犯的,但里面关于建立沟通、突破心防的技巧,或许也能用在这里。
他不再试图直接询问目的,而是开始聊一些看似无关的话题,比如车站里人来人往的旅客,比如学校的生活,甚至聊起自己刚工作时的紧张和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