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之中最后一位元老、大周相国、天子之师,在寒夜中悄然离世。
自此,周室如鹿失林,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再无休止。
周皇宫内。
自管仲府中归来,周幽皇心头沉重,坐立难安。
他并未因管仲冷淡而恼怒。
只是心中怅然,明知隔阂深重,却不知从何弥合,往昔亲近竟似遥不可及。
可他也觉得委屈——身为天子,已数次屈尊登门,低声下气认错赔罪,为何仲父仍闭门不见?
“罢了,明日再去一趟吧。”
“多走几回,诚意自然可见。仲父若知我真心,气也该消了,病也会好些。”
“对,明日再带些药材过去。”
周幽皇揉着眉心,低声呢喃。
他对管仲的身体始终挂念于心。
今日见其抱病操劳,既敬且痛,愧悔交加,更添忧虑。
正思绪翻涌之际,一名内侍匆匆入殿:“启禀陛下,相国府管家求见,言有遗物要亲手交付陛下。”
“快请!”
周幽皇猛然抬头,眼中光芒骤起,声音微颤,满是期盼。
纵然不知所赠何物,但既遣人来,便意味着那扇紧闭的心门,或许终于松动了一隙。
太监脚步匆匆,不多时便将人带到殿前。
管家一见周幽皇后,立即跪地叩首,姿态谦卑。随后双手捧出一只锦囊,低声禀报:“陛下,此物乃相国大人命小人呈上。”
“锦囊?”
周幽皇轻声呢喃,眉心微蹙,眼中浮起一丝不解。
他伸手接过,指尖触到丝缎的冰凉。从中抽出一封信笺,缓缓展开。
只读片刻,面色骤然剧变,声音陡然拔高:“立刻!备车!去相国府!快!再快些!”
语调急促如雷,震得殿内烛火微晃。
太监浑身一颤,不敢迟疑,转身飞奔而出,传令备驾。
夜色沉沉,宫门开启,一辆马车疾驰而出,车轮碾过石板路,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车内,周幽皇紧握书信,指节泛白,双目赤红,仿佛有烈火在胸中燃烧。
信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却透着诀别的平静:
“臣知陛下见此信时,命已将尽。望君莫哀,生死有命,非人力可改,臣亦难逃此理。”
“当今天下纷乱,群雄并立,大周边境如悬于一线,唯有稳中求存,方有一线生机。”
“陛下才德虽仁,然非开疆拓土之主。臣故留三策十八疏,藏于案头,以应未来风雨。若遇危局,依疏而行,或可保社稷不倾。”
“秦汉之势日盛,不可轻视;朝中忠奸混杂,须辨贤愚。凡举棋不定之时,但依疏中所言即可。”
“臣历仕齐三十载,辅周二十春秋,心力交瘁,终至油尽灯枯。”
“今借风寒之机,愿就此长眠。”
“管仲绝笔,再拜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