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战,不止由宋国决定,还需对方点头。
“必会应允。”
范仲淹语气坚定,眼中寒光乍现,“倘若秦唐执意进逼,我大宋便择其一国,倾尽全力与其决战到底!”
“两国虽结盟,却各怀心思,尚未达到同生共死之境。况且如今已夺下燕云,所得颇丰,岂愿再冒亡国之险与我拼命?”
大宋若决心玉石俱焚,即便自身覆灭,也定能拉下一个陪葬。
至少重创其一!
这样的代价,谁敢轻易承担?
这时,秦桧上前一步,拱手陈词:“陛下,议和之际,正可施以离间之计。”
“利益之争,不怕少,只怕不均。”
“若我许秦国厚利,而对唐国分毫不予,唐廷上下岂能甘心?”
“只要利害相悖,联盟自会裂痕丛生。”
秦桧谋略非凡,堪称奇才。
否则何以得赵构倚重?
此策一出,可谓滴水不漏。
赵构神色变幻,久久不语。
心中愤懑难平,屈辱如刀割肺腑。
可最终,他还是缓缓颔首,默许了此事。
......
而廷议后岳飞被捕入狱的消息如惊雷炸响,震动汴京。
街头巷尾,百姓哗然,人心浮动。
岳飞率军击退金辽联军之后,声名迅速传遍宋国各地。
百姓谈起此人,无不心生敬佩,言语间满是赞许。
如今却被押入昭狱,即将处斩!
“岳将军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要遭此重罚?”
“他不是立过大功吗?”
“之前击败金辽四十万大军,对秦国也屡战屡胜,不加封赏也就罢了,竟还要诛杀全家?世间岂有此理!”
“据说是因为抗旨,陛下命他从应州撤兵,连发十二道金牌……”
“唉,明明战局正顺,为何要退?换作是我,也不愿撤。”
“岳将军真是受了冤屈。”
“你懂什么?秦军分明是在诈败诱敌!他们想重演旧计,逼我大宋陷入困境。”
“呵,你比岳飞还懂得排兵布阵?”
“可惜啊,这样一位忠勇之将,竟落得这般结局。”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不断,语气中多是同情与不舍,皆认为岳飞遭遇不公。
但不久之后,一道更为惊人的消息传来,瞬间盖过了岳飞入狱的风波——朝廷准备与秦国议和!
如果说岳飞被囚令人心潮起伏;那么这一条讯息,则如狂风卷浪,席卷全国。
秦宋之间的战火已持续多年。
起初宋人满怀斗志,如今虽不再轻言胜利,却也从未想过低头求和。
议和之举,无异于向天下宣告:宋国承认不如秦国。
消息一经传出,便自汴京四散开来,如烈火燎原,迅速燃遍各州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