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芸迅速将书册塞入怀中,只拿起那幅未完成的绣品:“一位前辈的作品。”
当她爬出地窖时,夕阳正好。金光洒在绣品上,那些沉寂了近百年的丝线突然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最神奇的是,绣面上未完成的凤凰眼睛处,针脚自然延伸,仿佛刚刚还有绣娘在此劳作。
“这...”张强目瞪口呆。
姜芸轻轻抚过绣面,指尖传来熟悉的温热——与灵泉空间同样的共鸣。她忽然明白,这场大火不是终结,而是一场唤醒。
当晚,她进入灵泉空间。池水依然浑浊,但那些闪烁的金色光丝明显增多了,如同游鱼般在池水中穿梭。民国绣娘的日记本悬浮在空中,自动翻到新的一页:
“薪火相传,余烬新生。地窖所藏,乃吾未竟之业。后世得之,当续凤目,开泉眼。”
字迹旁,慢慢浮现出一幅针法图解——正是绣品中凤凰眼睛的绣法,每一针都标注着精细的角度和力度。
姜芸退出空间,点亮工作台的灯。她取出那幅未完成的绣品,对照着脑中的针法,拈起一根金线。
针尖刺破细绢的瞬间,她听见了一声清越的凤鸣——不是来自耳畔,而是直接响在意识深处。灵泉空间随之震动,池水翻涌如沸。
她绣得很慢,每一针都像是在与某个古老的灵魂对话。当凤凰右眼完成时,工作台上的青玉印章突然泛起柔和的白光。她好奇地拿起印章,盖在绣品的角落。
印章落下的瞬间,绣品上浮现出淡淡的荧光编码,一闪即逝。与此同时,她清楚地感知到,某个遥远的地方传来了回应——像是另一枚印章的共鸣。
电话突然响起,打断了这奇妙的时刻。
“姜女士,我是省非遗保护中心的老周。”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刚接到消息,山崎株式会社在日本注册了‘苏绣’商标,下个月就要公示了!”
姜芸握紧电话,目光落在刚刚完成的凤凰眼睛上。那只眼睛活灵活现,仿佛看穿了百年时光。
“知道了。”她的声音异常平静,“我们正好有一件新作品,可以参加他们的商标异议听证。”
挂断电话后,她继续拿起绣针。凤凰还差左眼,而她知道,当这对眼睛完全睁开时,某些被尘封的力量将会苏醒。
窗外,新仓库的地基正在浇筑。混凝土的气味与绣线的清香交织,如同传统与现代达成某种和解。
在东京,山崎雄一突然从梦中惊醒。他梦见一只金色的凤凰,用冰冷的眼神注视着他。
而在他家族企业最深处的保险库里,一枚与姜芸手中极为相似的青玉印章,正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