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 第121章 函抵东洲,非遗初胜

第121章 函抵东洲,非遗初胜(2 / 2)

玛利亚爽朗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她的沉思。联合国专员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张开双臂给了姜芸一个结实的拥抱。

“祝贺你,亲爱的姜芸!”玛利亚退开一步,双手握住姜芸的肩膀,棕色的眼睛里满是赞赏,“你的坚持,你的智慧,让世界听到了东方非遗的声音!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这是文化主权的胜利!”

姜芸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玛利亚女士。”

“不,你才是核心。”玛利亚从随身的公文包里,郑重地取出一本深蓝色封面的精装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她双手递给姜芸,“这是给你的,也是给苏绣的。让它成为你们守护传统的盾牌。”

姜芸接过书,指尖感受到书籍厚实的分量和温润的质感。她翻开扉页,想致谢,却见一张小小的、印着法文和埃菲尔铁塔图案的白色卡片,从书页间悄然滑落,轻轻飘落在她的脚边。

姜芸弯腰拾起。卡片上印着:ée du Louvre, départent des Arts Asiatiques(卢浮宫博物馆,亚洲艺术部),

玛利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巴黎,是艺术的心脏。苏绣,应该在那里绽放光芒。这个联系方式,也许……用得上。”她没有再多解释,只是拍了拍姜芸的手背。

就在这时,合作社门口,一个穿着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身影,在两个随从的簇拥下,正准备坐进一辆黑色的轿车。是山崎雄一。他似乎感应到了姜芸的目光,缓缓转过身。隔着喧闹的人群和几丈的距离,他的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姜芸。那张一向带着谦和笑容的脸上,此刻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寒。他微微颔首,嘴角极其缓慢地向上扯动了一下,形成一个冰冷而诡异的弧度。

然后,他薄薄的嘴唇翕动,没有发出声音,但姜芸清晰地读出了他口型传递的信息:

“我们在巴黎见。”

声音未落,他已钻进车内,黑色的轿车像一条沉默的鲨鱼,迅速汇入街道的车流,消失不见。

姜芸捏着那张小小的卢浮宫联系卡,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山崎那无声的威胁,像一根冰冷的刺,扎进了这场胜利的暖意里。巴黎,那座艺术之都,在玛利亚的描述中是机遇的殿堂,此刻却因山崎的临别赠言,蒙上了一层未知的、充满博弈色彩的阴影。

夕阳的余晖将合作社的墙壁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喧闹的人群早已散去,院子里只剩下风吹过桑叶的沙沙声。姜芸独自坐在廊下的小竹椅上,膝上摊开着那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她下意识地抬手,拢了拢鬓边垂落的几缕发丝。

指尖触到的,却不再是熟悉的、柔顺的乌黑。

一丝刺目的、几乎全白的发丝,缠绕在她的指间,在夕阳下反射着冰冷的光。姜芸的心猛地一沉。她记得,修复那件清代荷花绣屏时,灵泉的枯竭,一夜之间就催生了十根白发。如今,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这白发,竟又悄然增多,无声地蔓延开来。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她放下手,目光落在身旁针线包上露出的那本泛黄的民国绣娘日记一角。鬼使神差地,她伸出手,将日记本拿了出来,随意地翻开。

书页哗啦啦翻过,最终停在了某一页。昏黄的夕阳光线,恰好照亮了页面上那几行娟秀却带着一丝急促的字迹:

“……泉眼渐涸,心力交瘁。金针生锈,丝线自断。此乃反噬之兆……若欲续其命脉,唯以……唯以……”

后面的字迹,被一片不知何时晕开的、深褐色的水渍彻底模糊了,再也辨认不清。那水渍的形状,像一滴凝固的泪,又像一滩干涸的血。

姜芸的指尖,轻轻抚过那片模糊的污渍,又缓缓移向自己鬓角那刺目的白发。日记里模糊的警告,现实中蔓延的银丝,还有山崎那冰冷刺骨的“巴黎见”……胜利的余温尚未散尽,更深的危机与更广阔的战场,已如同黄昏的阴影,无声无息地笼罩下来。她握紧了手中的绣针,针尖在暮色中,闪过一点微弱却执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