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长,溯源系统是我们和科技站一起研发的,投入了不少心思,而且能保护绣娘们的辛苦成果。” 她拿起桌上的一小块编码绣线样品,递到李科长面前,“您看,这线里编了细小编码,对着光就能看见,每一件绣品都对应一个绣娘,既能保证质量,也能让买家放心。要是停了,以后再有人用山寨品冒充,不仅绣娘们吃亏,咱们县的苏绣名声也会毁了。”
李科长瞥了眼绣线,根本没接,反而把样品推到一边:“少跟我来这套!山崎先生说了,要是你们不暂停,他就考虑把投资转到邻县去。到时候县里追究下来,你这个合作社能不能开下去,都难说!”
这话像块石头砸在姜芸心上,她知道李科长是在威胁,是想用合作社的存亡逼她妥协。可她看着窗外,绣娘们已经陆续来上班了,张师傅正扶着门框整理绣绷,小满手里拿着刚染好的丝线,笑得眼睛弯弯 —— 这些人都指着苏绣吃饭,都把苏绣当宝贝,她不能就这么认输。
“李科长,系统不能停。” 姜芸的声音比刚才沉了些,眼神也坚定了,“要是县里觉得我做得不对,我可以去跟县长解释,去跟非遗保护中心的人说,但我不能看着苏绣被人偷,看着绣娘们的心血白费。”
李科长没想到她这么硬气,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更沉了:“好,你有种!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他站起身,抓起皮包,走到门口时又回头,“我给你三天时间,要是还不停,后果自负!”
摩托车的声音又响起来,渐渐远了。合作社里静了下来,林晓攥着拳头,小声说:“姜姐,他太过分了!明明是山崎不对,他却帮着外人压我们!”
姜芸没说话,只是拿起那块编码绣线,对着晨光看。线里的编码很细,像蛛丝一样,却透着股韧劲。她想起昨夜陈嘉豪说的 “山崎想通过皮埃尔把山寨品塞进展会”,心里突然更清楚了 —— 山崎不只是想在县里赚钱,他是想把山寨苏绣卖到国外去,让全世界都以为他的东西才是真的。这溯源系统,不仅要搞,还要搞快点,搞扎实点。
“咚咚咚”,门口传来敲门声,这次是科技站的王工程师,推着辆二八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个工具箱。“姜同志,林同志,我来啦!编码绣线的设备调试得差不多了,咱们今天就能试试给绣线编码。”
王工程师的声音很爽朗,打破了刚才的压抑。姜芸把绣线放下,脸上重新有了笑意:“辛苦王工了,快进来坐。”
王工程师坐下后,从工具箱里掏出个小小的机器,还有几卷白色的丝线:“这是编码机,能把数字信号编进丝线里,不过有个问题 —— 咱们需要特殊的染料,不然编码容易掉色,影响识别。”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我问了省里的朋友,这种染料只有省城的红星化工厂有,而且他们最近进了批进口设备,说是专门用来做染料检测的,就是说明书是日文的,没人看得懂。”
姜芸接过纸条,上面写着 “红星化工厂 特种染料车间”,指尖划过 “日文说明书” 几个字,心里突然一动 —— 山崎是东洋人,化工厂有日文设备,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关系?她把纸条折好,放进兜里,和日记贴在一起,又多了层担忧。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省城买染料?” 林晓连忙问。
“我已经跟化工厂联系过了,下周可以去。” 王工程师打开机器,按下开关,机器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不过我听说,那家化工厂最近跟一家东洋公司有合作,具体做什么的,不太清楚。”
姜芸的指尖顿了顿,果然有关系。她没把这担忧说出来,只是笑着说:“没事,下周我们一起去,到时候看看情况。对了,王工,今天咱们先试试给丝线编码,让绣娘们也学学怎么用。”
王工程师点点头,开始调试机器。姜芸走到门口,看着绣娘们忙碌的身影,张师傅正在教年轻绣娘针法,小满把丝线分好,放在每个人的绣绷旁。她摸了摸兜里的日记,封面的荷花绣纹像是在提醒她 —— 不管山崎怎么施压,不管有多少困难,她都得守住这苏绣的根,守住这些绣娘们的希望。
晨光透过木窗,照在编码机上,机器的金属外壳闪着光。姜芸看着那光,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 —— 李科长说要她找县长,那她就去,她要让县长知道,苏绣不是可以用来换外资的筹码,是咱们自己的宝贝,是不能丢的根。
只是她没说,兜里的纸条上,“红星化工厂” 几个字的旁边,被王工程师不小心洒了点墨水,晕开的痕迹,像个小小的 “山”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