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 第91章 虫噬蓝草忧原料,暗标东洋露端倪

第91章 虫噬蓝草忧原料,暗标东洋露端倪(2 / 2)

办公室的窗台上放着个牛皮纸信封,是供销社的李主任早上送来的。姜芸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投诉信,还有一块皱巴巴的绣帕。投诉信里说,有人在镇上的集市上买了 “芸香合作社” 的绣帕,回家洗了一次就掉色,布料也起了球。姜芸拿起那块绣帕,指尖一摸就知道不对 —— 布料是劣质的细棉布,不是合作社用的桑棉布,绣线也粗糙,用的是化学染料,一搓就掉渣。

这是山寨货。之前王强偷卖的半成品,就是被这种山寨厂拿去加工的。姜芸皱着眉,翻到绣帕的边角,那里缝着个小小的布标,上面印着 “芸香绣品” 四个字,可字体比合作社的正品歪扭,个简化的 “东洋丝绸株式会社” 的 logo,和陈嘉豪袖口上的商标有点像,但更粗糙。

心里 “咯噔” 一下。之前陈嘉豪来谈合作时,她就觉得他袖口的商标不对劲,现在看来,东洋的势力已经通过山寨厂摸到家门口了。他们拿王强偷卖的半成品,不仅仿冒合作社的品牌,还在上面印自己的商标,是想试探市场,还是想偷学苏绣的针法?姜芸把绣帕叠好,放进信封,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 这件事不能声张,得先查清楚山寨厂和东洋会社的关系,不然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藏得更深。

回到里屋,姜芸锁上门,想进空间看看灵泉。她从抽屉里拿出母亲留下的金针,指尖刚碰到针尖,空间的熟悉感就涌了上来。可这次和以往不同,空间里没有往常的暖光,只有灵泉池泛着微弱的白光,像快要熄灭的蜡烛。她走到池边,掬起一捧水,水的温度比之前低了很多,滴在金针上,只闪了一下微弱的光,就没了反应。

头皮又开始发麻,姜芸扶着池边的石头,慢慢蹲下身。灵泉的光芒越来越弱,之前修复古绣时还能照亮整个空间,现在连池边的绣架都看不清了。她知道,灵泉是历代绣娘的匠心凝聚,传艺能滋养它,可最近合作社的学员虽然多了,她却因为身体原因,教得少了,加上之前多次用灵泉救急,消耗太大,再这样下去,灵泉会不会彻底枯竭?

“姜姐,姜姐!” 门外传来张桂兰的声音,“周师傅来了,说给你带了好东西!”

姜芸赶紧退出空间,整理了一下衣领,打开门。周建军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布包,看到她脸色不好,皱了皱眉:“芸丫头,你是不是又没好好休息?我让我家丫头给你炖的参汤,你快趁热喝了。”

布包里是个保温桶,打开时,参汤的香气飘了出来。周建军坐在桌边,看着她喝了两口,才说:“我刚才去原料地看了,那蚜虫不难治,我记得以前生产队种棉花时,用烟叶泡水能杀虫,咱们合作社后面就有片烟叶地,下午我带几个小伙子去摘,泡好水明天就能用。”

姜芸心里一暖。从她办绣班开始,周建军就一直帮她,送针法稿,帮她盯山寨厂,现在又帮她想办法治虫。她放下保温桶,把那封投诉信和山寨绣帕递过去:“周师傅,你看这个。”

周建军拿起绣帕,翻到边角的印记时,脸色沉了下来:“东洋丝绸株式会社?我之前在县城的外贸店见过这个商标,他们去年就开始收苏绣的老物件了,说是要‘研究东方刺绣’,我看没安好心。”

“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芸靠在椅背上,觉得浑身乏力,“他们拿山寨绣品试水,一是想砸咱们的牌子,二是想偷学针法。要是让他们把苏绣的技艺学走了,再贴上自己的商标,以后国际上说起苏绣,说不定都以为是日本的了。”

周建军没说话,手指敲着桌子,过了好一会才说:“这事得小心。你先别声张,我去县城问问外贸局的老熟人,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原料的事你别担心,烟叶水肯定管用,实在不行,我再去邻村借点蓼蓝,总能把订单赶出来。”

他走后,办公室里又安静下来。姜芸看着窗外的桑树林,风还在吹,叶子沙沙响,像母亲当年教她绣 “百鸟朝凤” 时,针线穿过绸缎的声音。她摸了摸鬓角的白发,又想起空间里微弱的灵泉,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 —— 灵泉的秘密,或许不止苏婉清日记里写的那些,民国三十八年的木盒里,会不会藏着更多线索?

只是现在,她连打开空间都觉得吃力。指尖碰到抽屉里的金针,冰凉的触感传来,仿佛在提醒她,传承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容易走的。她深吸一口气,把投诉信锁进抽屉,起身往绣房走 —— 不管是原料危机,还是东洋的觊觎,她都得扛过去,不为自己,也为那些跟着她学绣、等着赚钱养家的绣娘,为母亲留下的苏绣技艺。

绣房里的笑声还在飘,小满看到她进来,举起刚绣好的小蝴蝶发卡,眼里闪着光。姜芸走过去,拿起发卡,蝴蝶的翅膀用了 “盘金绣”,金线在光下闪着细弱的光,像灵泉最后的光芒。她笑了笑,把发卡别在小满的辫子上:“真好看,以后咱们还要绣更多好看的东西,让更多人知道,这是咱们中国的苏绣。”

小满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姜芸望着她,心里的沉郁慢慢散了些,只是那枚藏在山寨绣帕上的东洋商标,像根细刺,扎在她心里,提醒着她,一场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