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39章 寒阶共踏,余温未散

第439章 寒阶共踏,余温未散(2 / 2)

“骁儿,你看这炭,是你爹前儿在后山拾的。”母亲指着火盆里的炭块,块头不大,却烧得很旺,“他说这是‘硬炭’,耐烧,一晚上不用添。”后山坡早就没人去拾炭了,父亲的腿也根本走不到后山。

林骁没戳破,只是往母亲碗里又舀了勺梨汤:“甜吗?爹放的冰糖。”

“甜。”母亲的声音带着点哽咽,“跟你爹年轻时给我买的冰糖葫芦一个味。”

晚晴挎着竹篮进来时,雪粒正顺着窗缝往里钻。篮子里装着刚蒸的豆沙包,热气腾腾的,混着炭火的焦香。“婶,叔,我娘让我送点包子来,说豆沙是自家磨的,甜而不腻。”她把包子放在火盆边的小几上,见父亲正给母亲捶背,便走过去帮忙,“叔,您也歇会儿,我来。”

父亲摆摆手:“不用,我给你娘捶背,力道她才舒服。”他的手在母亲背上轻轻打着圈,像在弹奏什么无声的曲子,“她这背,年轻时常疼,都是累的——给队里织布,给你缝衣裳,给我洗那永远洗不完的脏衣服。”

母亲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火盆边的青砖上,“滋”地一声化了:“你也没少受罪,为了给我扯块花布,在砖窑厂扛了三天砖,回来时肩膀磨得全是血泡。”

晚晴的眼圈红了,往火盆里添了块炭:“婶,叔,您俩别总说这些,怪让人难受的。”她给林骁递了个眼色,林骁点点头——晚晴的母亲炖了羊肉汤,装在保温桶里,就放在厨房。

午后,雪下得大了,像要把整个村子都埋起来。母亲说想去院里看看那棵老梅树,父亲便扶着她,慢慢往门口挪。梅树是父母年轻时栽的,枝桠歪歪扭扭,却每年冬天都开满红花。母亲走几步就要歇一歇,父亲就陪着她站着,等她喘匀了气再走,像两只互相取暖的老鸟。

“你看那花苞,”母亲指着枝头的红梅,眼里闪着光,“过两天准开,你爹说‘雪越大,梅花开得越艳’。”

父亲应着,忽然蹲下来,想背母亲:“雪滑,我背你过去。”

母亲拍了拍他的背:“老东西,你这老骨头,别把我摔着。”嘴上说着,却真的往他背上靠了靠,像只温顺的猫。

林骁赶紧上前扶着,三人慢慢走到梅树下。雪花落在母亲的白发上,像撒了层糖霜,父亲的胡子上结着白霜,却笑得格外暖。林骁忽然觉得,所谓“修”,从来不是把老的换成新的,而是像这样——你走不动了,我就背着你;你怕冷了,我就把围巾给你;你念着梅花开,我就陪你在雪地里等。

就像这火盆里的炭,烧了一辈子,或许只剩些灰烬,却依然能在寒夜里,给彼此最实在的暖。

傍晚时,雪停了,夕阳把雪地染成金红。父亲扶着母亲往回走,两人的脚印在雪地上并排着,深浅不一,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经过林骁身边时,母亲忽然说:“骁儿,明天把你爹的棉鞋拿出来晒晒,雪化了潮。”父亲回头瞪她:“明明是你自己的鞋潮了。”

林骁笑着应下,看着他们互相拌嘴的背影消失在门内,忽然明白,所谓“一起走”,从来不是走得多快多稳,而是不管走成什么样,身边的人都愿意等,愿意扶,愿意把剩下的路,走成彼此的拐杖。

火盆里的炭还在烧着,映得堂屋暖暖的。林骁往盆里添了最后一块炭,火苗舔舐着炭块,发出“噼啪”的轻响,像父母年轻时在灶前的低语。他忽然想,这样的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