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87章 岁暖尘香,共赴余晖

第387章 岁暖尘香,共赴余晖(2 / 2)

十月初三这天,天刚亮,林骁就起来扫院子。母亲在厨房忙得团团转,蒸了糯米团子,炸了油条,还杀了只自家养的鸡。父亲则穿上了晚晴做的新棉鞋,在堂屋里来回走了两圈,笑着说:“舒服,比穿官靴还得劲。”

张木匠带着晚晴来的时候,太阳刚爬上墙头。晚晴穿着件新做的红布衫,辫子上系着红绸带,见了林骁,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张木匠是个憨厚的汉子,搓着手笑:“林老哥,嫂子,以后咱就是亲家了。”

两家人坐在堂屋里,喝着酒,说着话。张木匠说晚晴打小就懂事,五岁就帮着他拉风箱;母亲说林骁小时候皮,爬树掏鸟窝摔断了腿,还嘴硬说不疼。晚晴和林骁坐在一旁听着,偶尔对视一眼,又慌忙低下头,嘴角却都带着笑。

婚事就这么定了,简单,却踏实。

入冬后,林骁在镇上的木匠铺活计多了起来,每日早出晚归。母亲总在他出门前,往他包里塞个热馒头,晚晴则会提前在去镇上的路口等着,给他递上块刚绣好的暖手巾。

父亲的咳嗽在天冷后重了些,林骁便在镇上抓了药,每日晚上给父亲煎好。母亲的腿也不利索,林骁就把堂屋的炕改成了矮榻,方便她上下。

一日傍晚,林骁从镇上回来,看见父亲和母亲站在院门口,望着西边的晚霞。父亲的手搭在母亲的肩上,母亲的头轻轻靠在父亲胳膊上,两人都没说话,却像说了千言万语。

“爹,娘,天凉了,咋站在这儿?”林骁走过去,把带来的烤红薯递给他们。

“看晚霞呢。”母亲接过红薯,掰了一半给父亲,“你爹说,这晚霞跟咱刚成亲那年的一样红。”

父亲咬了口红薯,点了点头:“那会儿你娘还梳着长辫子,比晚晴还俊。”

母亲嗔怪地拍了他一下:“老不正经。”眼里却满是笑意。

林骁看着他们,突然想起前几日给父母收拾房间时,在箱底翻出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父亲穿着军装,脊背挺直,母亲梳着两条麻花辫,依偎在父亲身边,笑得眉眼弯弯。那时的他们,还很年轻,岁月还没在他们脸上刻下痕迹。

“阿骁,过来。”父亲朝他招手,把手里的红薯递给他,“我和你娘想去村西头的老井那边走走,你陪我们去。”

“好。”林骁接过红薯,扶着母亲的胳膊。母亲的腿不好,走得慢,父亲便也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地跟着。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父亲的影子有些佝偻,母亲的影子有些蹒跚,林骁的影子站在中间,像座桥,把两个渐渐老去的影子连在一起。

“你小时候,我常背着你去井边挑水。”父亲的声音慢悠悠的,“你娘就在后面跟着,手里拿着给你做的小布老虎。”

“可不是嘛,”母亲接话,“有次你爹没留神,把你摔进了草堆里,你倒不哭,还抓着草往嘴里塞。”

林骁笑着听着,脚下的路似乎也变得短了。他想起那些年在外漂泊的日子,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追着真相跑,要赶着江湖路。可回到家才发现,时间其实就在这里——在父母的絮叨里,在晚晴的绣针里,在老屋的一砖一瓦里,只要你愿意停下来,它就会慢慢走,等你跟上。

走到老井边时,晚霞正浓,把半边天都染成了橘红色。父亲扶着母亲在井台边坐下,两人望着远处的田野,田野里的麦子刚种下,绿油油的,像铺了层毯子。

“等开春,咱再种点豌豆,你爱吃豌豆糕。”母亲对父亲说。

“好,”父亲点头,“让阿骁给咱搭个新的篱笆,别让兔子啃了。”

林骁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侧脸被晚霞镀上一层金边,突然觉得,所谓孝顺,或许不是给他们盖多好的房子,买多贵的东西,而是像这样,陪着他们慢慢走,听他们说说话,把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回家的路上,母亲的腿有些乏了,父亲便蹲下身:“我背你。”

母亲拍了他一下:“老胳膊老腿的,别逞能。”

“我还背得动。”父亲的声音很坚定,像年轻时一样。

母亲拗不过他,只好伏在他背上。父亲的背虽然驼了,却很稳,一步一步地走着,像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林骁跟在后面,手里提着父母的拐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胀。

他想起王阿婆说的,父母成亲那年,父亲就是这样背着母亲,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走了整整三个来回。那时的路,也是这样铺满了晚霞,也是这样,走着走着,就走了一辈子。

回到家时,晚晴已经来了,正在厨房帮着热饭。看见他们进来,连忙迎上去:“阿爹阿娘回来了?快坐下歇歇。”

母亲从父亲背上下来,笑着说:“还是晚晴贴心。”

晚饭时,母亲往晚晴碗里夹了块鸡腿:“多吃点,看你瘦的。”晚晴红着脸,又把鸡腿夹给了父亲。父亲笑着,又夹给了林骁。林骁看着碗里的鸡腿,突然觉得,这平凡的饭菜里,藏着最珍贵的日子。

夜里,林骁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晚晴给他做的暖手巾放在枕边,带着淡淡的皂角香。他想起明日要给父母的矮榻加层棉垫,想起后日要去给晚晴的绣架装个小抽屉,想起大后日要陪父亲去镇上买些菜籽。

这些事,琐碎,平凡,却让他心里踏实。他知道,父母会慢慢老去,老屋会慢慢旧去,但只要他在,只要身边的人在,这些日子就会像屋檐下的玉米一样,饱满,温暖,经得起岁月的晾晒。

他想起傍晚时,父亲背着母亲走在晚霞里的样子,想起他们相视而笑的眼神。原来,最好的时光,不是年轻时的轰轰烈烈,而是老了以后,还能牵着你的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遍每一场日出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