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84章 尘途倦影,故园情深

第384章 尘途倦影,故园情深(2 / 2)

这天夜里,下起了小雨。林骁躺在床上,听着雨滴敲在新修的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心里一片安宁。他想起前几日去镇上赶集,看到有家木匠铺在招人,打算等老屋修好了,去试试——他的剑法或许能派上用场,但他更想做个安稳的匠人,守着爹娘,过些踏实日子。

半夜,他被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惊醒。是父亲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带着些气喘。他披衣下床,走到爹娘的房门口,听见母亲在低声说:“要不要叫阿骁起来给你找药?”

“不用,老毛病了,过会儿就好。别吵醒孩子,他白天累着了。”父亲的声音带着些虚弱。

林骁的心沉了沉。他知道父亲的身体一直不算好,常年劳作落下了病根,只是从前他总在外奔波,从未仔细留意过。他悄悄回房,从行囊里翻出在南疆买的止咳草药,这是他特意为父亲准备的,一直忘了拿出来。

他去厨房煎了药,端到爹娘的房里。父亲还没睡着,看见他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吵着你了?”

“爹,您喝点药。”林骁把药碗递过去,“这是我在南边买的,专治咳嗽的。”

父亲接过药碗,喝了一口,咂咂嘴:“还挺管用,不那么咳了。”

母亲在一旁看着,眼眶红红的:“还是儿子贴心。”

林骁笑了笑,帮他们掖了掖被角:“您二老好好歇着,有事就叫我。”

回到自己的房间,林骁却没了睡意。他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他该把老屋彻底翻新一下,盖成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再在院子里种上母亲喜欢的月季和父亲爱吃的葡萄,让爹娘住得舒服些。

他还想在村口开个小杂货铺,卖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这样爹娘就不用总往镇上跑了。他甚至想好了铺子的名字,就叫“骁记”,简单,也实在。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林骁去地里找父亲,想说翻新房子的事。远远看见父亲正和一个年轻后生说话,那是村里的泥瓦匠阿强。

“……我家阿骁想把老屋翻新了,我想着问问你,工钱怎么算合适。”父亲的声音带着些小心翼翼。

阿强笑着说:“林伯,您放心,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肯定给最实在的价。再说林骁哥在外头是做大事情的,回来孝顺你们,我们都该帮忙。”

林骁走过去,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爹,这事我来跟阿强说就行。”

父亲看了他一眼,眼里带着欣慰。

那天下午,林骁和阿强丈量了老屋的尺寸,商量着怎么改格局。母亲搬来小板凳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说哪里开窗、哪里打柜子,脸上笑开了花。

“厨房要大点,阿骁爱吃我做的糯米团子,要能摆下大蒸笼才好。”母亲插话说。

“爹的腰不好,炕要砌得矮些,上下方便。”林骁补充道。

“院子里得留块地方,给林伯种些菜。”阿强也笑着说。

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骁看着父母眼角的笑意,突然觉得,这世间最要紧的事,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守着身边的人,过好眼前的日子。

傍晚,他陪着父亲去村西头的井边挑水。父亲挑着空桶走在前面,脚步虽然慢,却很稳。林骁跟在后面,看着父亲的背影,突然想起母亲前几天说的话:“你爹总说,等你回来了,他就把家里的担子交还给你,他也能歇歇了。可他呀,就是闲不住,总想着再帮你多做些什么。”

走到井边,父亲放下担子,弯腰去提水桶。林骁赶紧上前:“爹,我来。”

他把水桶放进井里,提上来满满一桶水,清澈的水面映出他的脸,也映出父亲欣慰的目光。

“阿骁,”父亲突然开口,“当年你娘走得早,我总觉得对不住你们娘俩。你要去追查真相,我没拦你,是怕耽误了你。可我心里啊,总盼着你能平平安安的,能有个家。”

林骁的心一酸,握住父亲的手:“爹,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操心了。以后我就在家陪着您,哪也不去了。”

父亲点了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拍了拍他的手背。

两人挑着水往回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林骁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脊背,突然觉得,所谓成长,或许就是从总想挣脱父母的庇护,变成想要成为他们的依靠。

回到家,母亲已经做好了晚饭,是他爱吃的糯米团子,还有父亲爱喝的小米粥。一家三口坐在桌前,灯光昏黄,却暖得人心头发烫。

“过几天,让阿强他们动工?”母亲一边给父亲盛粥一边问。

“嗯,”林骁点头,“我跟阿强说好了,先把东边的厢房拆了,盖成砖瓦房,您二老先住着,等正房翻新好了再搬过去。”

父亲呷了口粥:“不用那么急,慢慢弄就行。”

“爹,您就听阿骁的吧。”母亲笑着说,“让他折腾,年轻人有干劲。”

林骁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知道,老屋的墙可以修补,父母的白发无法变黑,但只要他在身边,陪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些被岁月偷走的时光,或许就能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慢慢找回来。

夜色渐深,林骁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嘴角带着笑意。他想起明日要去镇上买些木料,想起后日要帮王阿婆挑水,想起大后日要陪父亲去地里种麦子……这些琐碎的、平凡的日子,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至于那些江湖恩怨,那些未解之谜,就让它们随着北境的风沙,慢慢散了吧。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守着这座老屋,守着渐渐老去的爹娘,在每一个清晨,听见母亲唤他吃饭的声音,看见父亲在地里忙碌的身影。

因为他终于明白,所谓归途,从来都不是回到出发的地方,而是回到那些无论你走多远,都在等你回来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