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练,洒在沙岛临时帅府的青石阶上,曹云独自坐在偏厅,就着蛟油灯仔细端详那串夜光贝项链。
白日里李世民赐予的玉佩还带着帝王体温,与她指尖冰凉的贝壳形成微妙对比。当她无意间将玉佩贴近最大那枚贝片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贝片内壁突然显现出细如发丝的刻痕。
\"这是...海疆防务图?\"曹云轻呼出声。
只见贝片上浮现出完整的渤海湾水文图,其中三处礁区用朱砂标红,旁边刻着蝇头小字:\"癸卯年惊蛰,潮涨三尺六寸\"。她急忙取出父亲遗留的潮汐歌诀对照,发现这三处正是\"龙吐珠\"、\"虎啸岩\"、\"玄武潭\"三大险滩。
此时李震正在军械库督造新型弩机,当他看到曹云匆匆带来的贝片时,手中量尺\"啪\"地落地:\"这是前隋宇文恺所创的'贝书'!需用皇族玉佩中的和田玉激发显影。\"
二人就着灯光细看,发现每处险滩标注旁还有更小的契丹文字——竟是高句丽与契丹联军的具体集结时间!
\"难怪浪里蛟能神出鬼没。\"李震抚摸着贝片上凹凸的刻痕,\"他们根本不用信鸽,靠潮汐就能传递军情。\"
他立即召来军中契丹裔译官,破译出\"惊蛰日辰时,佯攻沙岛,实取州港\"的密谋。
消息传入主帅帐时,李世民正在批阅兵部文书。
听闻贝片密讯,他执朱笔的手微微一顿:\"州港现屯有二十万石漕粮。\"帝王起身走向沙盘,玄色披风掠过曹云肩头,\"云娘以为,敌军会走哪条水道?\"
曹云将贝片置于沙盘上方,借着玉佩反光投影出立体海图:\"若走明路必经虎啸岩,但若是臣女...\"她指尖划向一条暗流,\"会借望日大潮穿越死亡礁。\"
这个答案让李世民眼底闪过激赏——那条暗流连最老练的舵工都不敢尝试。
次日拂晓,曹妃甸船厂响起奇特的金石之声。曹云带着渔帮工匠改造床弩,将传统三弓合一的制式改为单弓多弦。她取来晒干的鲨鱼颌骨,打磨成三棱箭簇:\"鲨齿咬合时最利破甲,臣女试过能射穿五层牛皮。\"
李震看着弩机上安装的贝壳瞄准器,忍不住质疑:\"海上颠簸,这般精巧如何瞄准?\"
曹云不语,取来渔网悬挂在桅杆上,随着海浪起伏,她突然扳动弩机,鲨齿箭呼啸着穿过网眼正中:\"渔家女儿绣花都要在晃悠的船头,这点颠簸算不得什么。\"
试验结果令人震惊,新弩射程达三百步,远超唐军现役任何弓弩。更奇妙的是箭矢入水后不会下沉,反而利用鲨齿结构的浮力继续滑行,堪称水上利器。李世民亲自试射时,箭矢竟连续穿透三个浪头,最终钉在百丈外的靶船上。
\"此弩当名'破浪'。\"帝王抚摸着弩身贝壳镶嵌的刻度,\"云娘可愿督造三百具?\"
曹云却摇头:\"鲨齿难得,不如改铸铁齿。但需加入海泥淬火,方能不锈。\"
这个建议让将作监工匠目瞪口呆——海泥淬火法是失传的百越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