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战单膝跪地:\"末将观察三日,每日酉时三刻,上游水车换防,水流会减缓半刻钟。对岸炊烟起时,正是哨兵换岗之隙。若选精兵三十,用羊皮囊潜渡...\"
忽然对岸传来凄厉惨叫。众人急望时,只见最前排的俘虏被砍断绳索,尸体扑通落入滦河,顷刻间就被激流卷走。
李世民猛地拍栏:\"取朕弓来!\"
金吾卫奉上御用长弓,皇帝张弓搭箭,箭簇在夕阳下划出耀眼金光。但听弓弦震响,金箭如流星般射向对岸,竟精准穿过吊着俘虏的绳索!
俘虏应声落水,旋即被潜伏在芦苇丛中的唐军水鬼接应而去。对岸敌军哗然,箭雨倾泻却已不及。
李世民将弓掷还侍卫,对吴战道:\"看见什么?\"
吴战略一思索:\"陛下箭法如神...\"
\"朕问你看敌军箭楼!\"
吴战凝目远眺,忽然眼眸一亮:\"最右侧三座箭楼未有反应!方才骚动时,那三座箭楼的守军慢了整整三息才发箭!\"
李世民颔首:\"那三座箭楼是新建的,守军配合生疏。今夜子时,你带百人人从那里突破。\"他解下腰间玉玦递给少年,\"若事不可为,摔玦为号,李积会发兵接应。\"
吴战郑重接过玉玦时,望楼下忽然传来骚动。几个士兵押着个白发老翁上来,说是巡河时捉到的可疑人物。
老翁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见到皇帝竟不跪拜,只颤巍巍指向滦河:\"陛下可知此河来历?\"
李积欲呵斥,被李世民摆手止住。
老翁自顾自道:\"老朽乃隋炀帝征东军录事参军。大业八年,三十万将士血染此河,怨气凝结成赤砂,故河水常年泛红。每有大战,河底冤魂便作歌哭...\"
忽然对岸火光冲天,打断了老翁话语,高句丽军竟在河滩点燃无数篝火,火光中可见巫师做法,阵阵怪异的鼓声随风传来。
老翁面色大变:\"是靺鞨萨满的血祭之舞!他们要以唐军鲜血唤醒河底隋军怨魂!陛下快令后退三十里!\"
李世民却仰天大笑:\"朕正愁无人引见前朝英烈!传令三军,今夜朕要与众将士共听隋军英魂诉冤!\"
吴战握紧玉玦,看见皇帝眼中映着滦河赤浪,如燎原之火。
子时的滦河黑如墨汁,唯有对岸箭楼上的火把如鬼眼般闪烁。吴战率两百死士潜伏在南岸芦苇丛中,人人口衔枚、身负羊皮气囊。深秋河水冰冷刺骨,却在皮囊表面凝成天然伪装。
今夜正是月晦之夜,河面果然泛起薄雾。吴战深吸一口气,率先潜入水中。羊皮气囊提供浮力,战士们以特制水蹼悄然划水,如一群夜游的鱼群向对岸漂去。
河水比想象更冷。
吴战忽然想起白日老翁所言,仿佛真听见河底有隐隐歌声:\"辽东万里兮魂不归,滦水寒兮骨成灰...\"
猛地甩头驱散幻觉,对岸箭楼已近在眼前。正如陛下所料,最右侧三座箭楼的守军明显松懈,甚至能听见上面传来赌骰子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