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226章 王辇庄前泥辙深,习家套外驿道宽(四)

第226章 王辇庄前泥辙深,习家套外驿道宽(四)(2 / 2)

李世民立即派斥候探查,带回的消息令人心惊:高丽竟在绝壁上开凿栈道,欲直插唐军后方!数以万计的民夫在皮鞭下劳作,死者直接被抛入深渊。

“必须阻止!”众将义愤填膺。

但鹰嘴崖地势险要,强攻必然伤亡惨重。更棘手的是,若强攻,高丽很可能屠杀民夫。

李世民对着沙盘沉思良久,忽然问:“王辇庄的泥沼,最远能通到何处?”

宇文拓一愣:“据家父图录,暗河支流恰经鹰嘴崖底...陛下莫非想?”

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唐军表面上大张旗鼓操练,做出强攻姿态,暗地里却派工兵潜入王辇庄,顺着暗河道向鹰嘴崖掘进!

与此同时,李世民亲笔写下《谕辽东士民书》,命射手射入敌营。文中细数高丽罪状,承诺凡投诚者皆免罪授田。更妙的是,他故意在文中混入些只有民夫才懂的暗语——这是从获救工匠处学来的。

消息很快在民夫中传开。第三日夜,鹰嘴崖突然火起,民夫集体暴动!高丽守军慌忙弹压,却没注意到一支部队正从崖底暗道涌出...

黎明时分,鹰嘴崖换上大唐旗帜。幸存的民夫跪满山谷,哭谢圣恩。

李世民却走到悬崖边,俯视着深渊中隐约可见的白骨,突然解下自己的披风抛下:“朕,李世民,对天起誓:必让每具骸骨都归葬故土!必让每个恶徒都付代价!”

山风呼啸,如万千冤魂呜咽回应。

回师习家套时,景象已焕然一新。百姓自发拓宽了驿道,道旁栽上松柏。见到皇帝仪仗,纷纷跪倒,却不再是恐惧的颤抖,而是发自内心的敬拜。

但在这热烈的气氛中,李世民注意到一个孤独的身影——是个小男孩,正用树枝在道旁沙地上画着什么。

他下马走近,发现孩子在画一条歪扭的路,路上排满小人。

“画的是什么?”他和颜悦色地问。

孩子抬头,眼神清澈:“官道呀!阿娘说,皇上帮我们修了坦途,以后爹爹做生意再不会陷进泥里死了。”

李世民心中一震:“你爹爹...”

“去年送粮时被阎王涎吞了。”孩子指着远方,“但皇上打跑了泥龙,爹爹就能安心投胎啦。”

众将悚然动容。李世民沉默良久,突然对工部官员道:“记下:第一,王辇庄泥沼全部填平,植柳固土;第二,遇难者家属免赋十年;第三...”他抱起孩子,“这条道,就叫‘归乡路’吧。”

孩子破涕为笑,从怀里掏出块麦饼:“皇上吃!阿娘说好心人该吃饱饱!”

饼很糙,李世民却吃得珍重。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时,远方突然传来钟声——是新建的忠烈祠竣工了。

祠中不仅供唐军英灵,也有抗高丽而死的辽东汉民。正中巨碑刻着李世民亲题:“华夏英烈,魂兮归乡”。

揭碑那日,百姓抬着自家祖先牌位从四面八方赶来,队伍排出十里之外。许多牌位早已字迹模糊,主人或许死在隋炀帝东征时,或许更早...

李世民亲燃第一炷香:“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今而后,愿刀兵永息,万民安康。”

香烟袅袅中,忽有白鸽群掠过晴空。百姓纷纷跪拜,说是吉兆。

只有宇文拓老泪纵横——他认出那是宇文家训练的信鸽,战乱后早已失传。或许冥冥中,真有英灵感应。

是夜,李世民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无尽的路上。路旁站满模糊的人影,有隋军,有唐军,有高丽人,有汉民...都在向他鞠躬。

醒来时月华满室,他提笔写下十六字:

```

王辇庄前泥辙深

习家套外驿道宽

千古兴亡多少事

民心如镜照江山

```

写罢,他独自走出行宫,看月光下新修的驿道如银带般伸向远方。

明日,又将东进。但这一次,他心中多了些不一样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