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块拱顶的“锁石”,是整座桥最关键的核心,要求尺寸分毫不差,重量巨大,需一次安放成功。稍有偏差,前功尽弃!众人屏息凝神,看着巨大的绞盘绳索吊着那块千斤巨石,缓缓升到拱顶位置。
然而,两边预留的缺口,似乎比那锁石略小了一丝!巨石悬在半空,无法落下!工匠们尝试了几次,累得筋疲力尽,锁石依旧卡在龙口之外!众人心头一片冰凉!
关键时刻,张相公排众而出。他仰头看了看悬空的巨石,又看了看那狭窄的缝隙。众人以为他要指挥调整,却见他深吸一口气,双脚不丁不八站定,左手托住那沉重的烟袋杆尾端,右手五指箕张,竟隔空对着那悬在数丈高空的千斤巨石,缓缓虚按!
口中低喝一声:“落——!”
说来也怪!
随着他这一声“落”字出口,众人只觉得一股无形的、沉重的压力凭空而生!
那悬在半空的千斤巨石,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狠狠向下按了一把!“嘎吱…嘎吱…”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只见巨石两侧与预留石槽接触的地方,坚硬的青石竟然如同软泥一般,被挤压得微微变形、向内凹陷!而那巨大的锁石,就在这不可思议的挤压变形中,一寸、一寸地,稳稳地嵌入了龙口之中!
“咔嚓!”一声清脆的契合声响起,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巨石落定,大功告成!整个桥体仿佛发出一声舒畅的嗡鸣,更加稳固如山!岸上、桥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百年的梦想,千年的天堑,终于被这位神乎其技的张相公,以一杆烟袋,一双铁手,一副侠肝义胆,化为通途!
然而,就在这万众欢腾、准备设宴庆功之际,人们却发现,那位缔造了奇迹的张相公,连同他那个沉默寡言的小徒弟,竟已不知去向!
唯有桥面上,那最后一块“锁石”两侧,清晰地留下了两个微微向内凹陷的指印痕迹,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惊天动地的“隔空按石”的神技!在张相公常坐的那块大青石上,静静地放着他那杆从不离身的大烟袋,烟锅子里似乎还残留着些许余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相公,便将此桥命名为“彩亭桥”。
一来因桥成之后,形如飞虹,气势如虹,远望如同彩霞托起的亭台;二来,“彩”与“采”谐音,暗喻采集天地灵气、汇聚匠心神力之意。
那桥上锁石两侧的指印,成了最神奇的景观,据说有缘人触摸,能感受到一股温润坚韧的力量。而那杆遗留的烟袋,被乡民们供奉在桥头的龙王庙里,视为镇桥之宝。
岁月悠悠,还乡河水奔流不息。彩亭桥历经数百年风雨战火,依旧巍然屹立,车马行人,往来不绝。每当大雾弥漫的清晨,或是月色朦胧的夜晚,有那耳尖心细的行人,仿佛还能听到桥下传来“吧嗒…吧嗒…”的抽烟声,还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蓝衫身影,倚着桥栏,守护着这方水土的通达与安宁。”
啪!醒木最后定音。
“这正是:
烟袋轻磕定风波,铁指神工镇浊河。
彩亭飞架通南北,留与行人说宋金!
莫问仙踪何处觅,匠心永在石桥歌!
列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那桥墩深处,石碑现世,方才道出“张公讳三,疑为鲁班传人”的千古之谜!此乃后话,咱们改日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