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176章 拍手叫好声不绝,麻山种玉记心间

第176章 拍手叫好声不绝,麻山种玉记心间(2 / 2)

这一日,无终城里来了一户姓徐的官宦人家。徐老爷原是京官致仕,携家眷回乡省亲路过此地。徐家有位小姐,年方二八,不仅生得花容月貌,更是知书达理,性情温婉。徐老爷听闻了麻山种玉的奇闻和阳伯雍的孝义之名,大感兴趣,便携女前来观看。

当徐小姐亲眼见到那片瑰丽神奇的玉林,听说了阳伯雍数年如一日侍奉病父、设义浆济困、种石得玉的种种事迹后,一颗芳心竟被深深打动。

她透过玉林璀璨的光芒,看到了那个布衣素服、眉宇间带着坚韧与温良的年轻人。在她眼中,阳伯雍身上散发出的光芒,比那玉林更加夺目!

徐老爷何等精明,见女儿神情,又亲见玉林奇观,深感阳伯雍绝非池中之物,此乃天降祥瑞,福泽深厚之人!当下便起了结亲之念。他寻到阳伯雍,开门见山道:“阳公子孝义感天,种此神玉,名动四方。老夫有一小女,待字闺中,慕公子高义,愿结秦晋之好,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阳伯雍从未想过能与官宦小姐结亲,惶恐推辞。但徐老爷诚意拳拳,徐小姐亦托丫鬟表明心迹,言明敬慕其品性,非图富贵。阳伯雍感其诚意,又见徐小姐端庄贤淑,遂禀明父亲。

老父亲喜出望外,自然应允。

然而,按照古礼,纳采问名,聘礼不可或缺。阳家一贫如洗,哪有钱财置办像样的聘礼?阳伯雍望着那片仙人所赐的玉林,心中一动:“仙长曾说,此乃我孝义之报。如今姻缘亦是天赐,何不取玉为聘?此玉乃天赐祥瑞,更胜金银珠宝,以表至诚之心!”

于是,他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在玉林中挑选了一块自然脱落、形如心状、温润洁白的玉石,又精心采摘了几片翠绿欲滴、蕴含宝光的玉叶。以此作为聘礼,送到了徐府。

徐老爷一见此聘礼,非但不嫌其“菲薄”,反而大喜过望!这玉温润通透,宝光内蕴,触手生温,绝非人间凡品!那玉叶更是生机盎然,灵气逼人!他深知此乃无价之宝,更象征着天地对阳伯雍德行的嘉许。当即欣然收下聘礼,择定吉日,为女儿与阳伯雍完婚。

阳伯雍与徐小姐成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共同孝敬高堂。徐小姐带来了些许嫁妆,又精于持家,阳家生活渐渐宽裕。而那片神奇的玉林,依旧在麻山脚下熠熠生辉,泽被乡里。阳伯雍依旧每日上山设义浆,从未间断,麻山古道“义浆点”的美名更加远扬。

名垂青史,玉田永芳!”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

那一年皇帝励精图治,重视教化,尤其推崇孝道。当“无终县阳伯雍麻山种玉,孝义感天,得玉聘妇”的传奇故事和其孝行义举的详细奏报呈递到御前时,皇帝览奏大悦!

他感喟道:“阳伯雍以一介布衣,孝于亲,义于行,精诚所至,竟能种石得玉!此非人力,实乃天彰其德!其地钟灵毓秀,得此祥瑞,当有嘉名以记之!”遂御笔亲批,下诏将“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取“阳伯雍种石得玉之田”之意,以彰孝义,垂范天下!”

啪!醒木最终一击!

“自此,“玉田”之名,载入史册,沿用至今,已历千年沧桑!而那座孕育了传奇的麻山,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种玉山**”或“**麻山**”。山上建有“麻山寺”,寺中存有“古人种玉处”的石碑,默默诉说着那段孝义动天地、精诚石生玉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