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带来的热潮席卷了整个科技圈,持续了整整一周。“奇点科技”的官网流量暴增,投资者、合作伙伴的咨询邮件塞满了邮箱,前台电话更是响个不停。媒体风向一夜之间完成了一百八十度转弯,从之前的质疑批判,变成了不吝溢美之词的赞美,“少年英豪”、“科技之光”、“东方巨兽觉醒”等标题层出不穷。
公司内部士气高昂,每个人都像打了胜仗,走路带风。顾言更是兴奋地筹划着新一轮的融资计划,准备借着这股东风,将公司的估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就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之中,林小一却保持着异样的冷静。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在喧嚣之下,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天下午,他正在办公室审阅“火种三号”首批商用产品的生产计划,苏晚晴敲门走了进来,她的脸色不像其他人那样轻松,反而带着一丝凝重。
“小一,有点情况。”她将一份加密的平板电脑放在林小一面前。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商业报告,而是一份由公司内部安全团队和外部合作的网络安全机构联合提交的预警报告。报告内容触目惊心:自发布会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奇点科技”的核心服务器、内部研发网络,乃至几位高管的个人通讯,遭受了远超以往频率和强度的、高度组织化的网络攻击。攻击源经过层层跳板和伪装,最终指向了几个具有浓厚官方背景的境外Ip段。
“攻击模式非常专业,目标明确,主要是试图窃取‘烛龙’架构的核心设计文档、‘火种三号’的底层代码以及‘混沌’系统的AI模型参数。”苏晚晴的声音压得很低,“我们的防御体系拦截了大部分,但对方的渗透手段在不断进化,强度还在持续增加。”
林小一的目光扫过报告上那些复杂的技术术语和攻击路径图,眼神一点点沉了下去。他放下手中的生产计划,身体微微后靠,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果然来了。”他低声说,语气里没有意外,只有一种“该来的终究来了”的确认。
“什么?”苏晚晴有些不解。
“晚晴姐,你不觉得奇怪吗?”林小一抬起头,看向她,“‘环宇’这样的商业巨头,在专利诉讼失败后,按照商业逻辑,他们要么寻求合作,要么酝酿下一次商业竞争。但眼前这种规模的、带有明显国家背景支持的、不计成本的网络攻击,已经超出了纯粹商业竞争的范畴。”
他站起身,走到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缓缓说道:
“我们的发布会,展示的不仅仅是几款产品。我们展示的,是一条在主流tel体系、AR生态之外,完全由我们自主掌控,并且在性能上足以媲美甚至局部超越它们的技术路径。这动摇的,不仅仅是某些公司的市场地位,更是某些国家在信息产业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霸权根基。”
他转过身,阳光在他身后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脸上的表情是苏晚晴从未见过的严肃。
“我们之前对抗‘环宇’,是在商业规则的棋盘上对弈。但现在,”他指了指平板上的报告,“我们被盯上了,不是商业层面,而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层面。”
这句话像一块冰,瞬间让办公室的温度下降了几分。苏晚晴倒吸一口凉气,她瞬间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商业竞争有商业竞争的规则,哪怕再激烈、再肮脏,也总有其边界。但一旦上升到国家力量介入的层面,意味着规则可能失效,手段将无所不用其极。
“那……我们怎么办?”苏晚晴感到一阵寒意,“加强网络安全投入?向相关部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