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奇点科技”上下为了生存而在技术和市场的“荒野”中艰难跋涉时,校园里的林小一,也感受到了另一种无形的压力。
物理竞赛全国金牌的光环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悄然变化的眼光。关于“奇点科技”遭遇全球封杀、供应链断裂、客户流失的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开始在小范围的圈子里流传。虽然细节模糊,但“岌岌可危”、“濒临破产”之类的词汇,足以让一些原本就对林小一复杂身份心存疑虑的人,开始重新评估。
一些之前对他热情有加的同学,态度变得微妙起来,交谈中多了几分试探和疏离。甚至有老师在课堂上,会若有深意地提到“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专注学业才是根本”之类的话。
林小一对这些变化心知肚明,但并不在意。他两世为人,早已看透世态炎凉。他依旧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只是在课余时间,更多地沉浸在公司的技术文档和会议中。
然而,这种微妙的气氛,却在一次小组课题中爆发了。
这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创新项目管理》,要求四人一组,完成一个虚拟的科技创业项目计划书。林小一、顾言、苏晚晴和另一个叫孙浩的男生自然组成了一组。
在讨论项目选题时,孙浩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当顾言提议可以做一个与边缘计算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的项目,并下意识地看向林小一,期待他基于“奇点”的经验提出更多见解时,孙浩突然开口了。
“我觉得,我们还是选个更……稳妥点的题目吧。”孙浩的声音有些含糊,眼神躲闪,“比如做个App或者网站什么的。那些硬件啊、芯片啊什么的,太虚了,而且……风险太高了。”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他担心与林小一和他的“奇点”扯上关系,会影响课题成绩,甚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顾言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刚要反驳,却被苏晚晴用眼神制止了。
林小一看着孙浩,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怒气,反而很平静。他理解孙浩的顾虑,这是人之常情。
“孙浩同学的顾虑有道理。”林小一开口,声音平和,“硬件创业确实周期长、风险高。做一个App或许更容易出成果。”
孙浩没想到林小一会这么说,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