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2)

\"我是项目负责人,后果自然由我承担。\"李成干脆地回应,\"要想提升收视率,不投入怎么行?\"他深知央视此前低迷的收视状况,既然受邀接手,就必须做出改变。

幸运的是,这一百万资金足够支撑首期节目的拍摄。待首期节目制作完成并公布收视数据后,相信会有投资者主动寻求合作,这个可能性早就在李成的预料之中。

\"没问题!要是后期出现任何问题,责任都由你一人承担。\"赵小梁气得脸色发青,眼前这个家伙实在太过狂妄,不过是倚仗着策划人的身份,竟敢如此目中无人。既然对方执意要自寻死路,那也怨不得旁人。若真出了问题,责任全在李成身上,与其他人毫不相干。

随着高清摄像设备的到位,《舌尖上的华夏》的摄制工作正式启动。李成率领团队前往首个取景地,这次选定了几个乡村作为拍摄地点。在记录美食的同时,团队也将捕捉当地独特的文化风貌,通过真实的故事将地方美食串联起来,这种方式更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的乡愁情怀。

乡村拍摄的难度可想而知,说是任务繁重也不为过。但随着拍摄的推进,央视同事对李成的印象和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与以往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华夏》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串联美食,确实展现了\"舌尖上的华夏\"这一主题的精髓。

这些乡村美食不同于都市的珍馐美馔,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简单的烹饪方式往往能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味,这档节目注定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在高清摄像机的助力下,紧张的拍摄工作有序进行。纪录片对画质有着极高要求,这也是李成坚持升级设备的原因。既然决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节目初期不需要太多人员参与,也无需现场解说,主要以叙事形式呈现,后期再进行配音。因此李成只带了少数精通摄像的同事,其中包括当初邀请他加入的王重,这位专业摄影师也全程参与了拍摄。

枯燥漫长的拍摄过程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再坚持一下,首期节目马上就要完成了。\"李成笑着鼓励大家。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外地奔波,很少有机会和扬蜜联系。

\"成哥,我真是服了你了。这档节目很可能会创下央视的收视纪录。\"王重由衷地赞叹道。亲身参与拍摄后,他才明白李成坚持使用高端设备的深意——普通摄像机根本无法呈现这样的效果。

\"加油干!首期节目即将杀青。\"李成点头示意,随即继续投入工作。

《舌尖华夏》首期节目制作接近完成时,节目组一百万预算资金已基本耗尽。

当第一期拍摄工作结束时,制作经费所剩无几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央视内部引发轩然 ** 。仅完成一期节目就耗尽全部预算的惊人开销,让整个电视台为之震动。

李成返回电视台时,这个 ** 性消息已经传遍各个部门。如此惊人的资金消耗速度,意味着节目组必须向上级申请追加预算,否则这档节目很可能仅制作一期就面临夭折。

这场预算 ** 甚至惊动了央视台长。许多工作人员纷纷向台长反映情况,认为李成这种挥霍无度的作风会让整个电视台陷入财政危机。但由于李成是上级指派的项目负责人,众人只能寄希望于台长出面协调。

面对这个棘手问题,台长也感到十分为难。考虑到李成的特殊背景,他决定亲自约谈这位\"花钱能手\",在维护电视台利益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这个敏感问题。

央视台长忧心忡忡地拨通电话:\"李成,一百万制作费已经见底了,后续拍摄资金恐怕很难再申请下来。\"

电话那头传来李成从容的应答:\"台长不必担心,《舌尖上的华夏》播出后自有分晓。资金问题我来解决,不需要再向上级申请。\"

剪辑室里的李成胸有成竹。首期素材已经拍摄完毕,只待后期制作完成就能在央视黄金时段亮相。他深信,只要收视数据出炉,资金难题将迎刃而解。

\"既然你这么有把握......那就拭目以待吧。\"台长沉吟许久,最终选择相信这位屡创奇迹的制片人。毕竟节目尚未播出,一切都要用收视率说话。

与此同时,一则 ** 性新闻在媒体圈迅速发酵。多家娱乐媒体不约而同地爆料:【独家:王牌制片人李成首期耗尽全款,天价制作费引热议】【舌尖上的华夏未播先火,百万经费去向成谜】【李成再创纪录:单期制作费破央视历史新高】

这些标题党报道瞬间点燃网络。网友们纷纷留言:

\"什么神仙节目要烧这么多钱?\"

\"不愧是李导,出手就是不一样!\"

\"期待值拉满,就冲这制作成本也得追!\"

\"李导出品必属精品,坐等开播!\"

舆论持续发酵,节目未播先热。而此时的李成,正专注地盯着剪辑台上的画面,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业内同行议论纷纷:\"李成这手笔可真够大的,一期节目就把预算花了个精光,后面还怎么往下拍?\"

\"等着看笑话吧,这么砸钱的制作风格,倒挺符合央视一贯的作风。\"

\"你们说他到底在拍什么内容?\"

\"这不明摆着吗?没有明星助阵,光靠烧钱能做出什么好节目?真当央视是那么好混的地方?\"

\"可不是嘛,央视这几年收视率持续走低,找李成当策划,摆明了就是让他去当散财童子!\"

消息传开后,先前接触过的投资方都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答应合作,一期节目就耗尽全部制作经费,这种挥霍无度的作风谁敢跟投?

要真投了钱,怕是连个水花都看不见。就李成这个花钱速度,投资款怕是刚打进账户就被他挥霍一空。

\"真是万幸没参与,不然这次肯定赔得血本无归。\"

\"谁说不是呢?制作成本高得离谱,节目效果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