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射击再度命中,火光中可见敌军官倒地不起,指挥中断。
西段压力骤减。
李骁赶到西墙,亲自查看战况。他蹲下身,从一名阵亡士兵手中取过破损盾牌,翻转检查背面刻痕。那是他们记录击杀数的习惯,如今盾面已满,最后一道划痕歪斜无力。
他放下盾牌,站起身,对守军说道:“撑住,新武器已经到位,不会再让你们白白送命。”
士兵们默默点头,有人重新握紧长枪,有人捡起掉落的石块备用。
李骁回到主城楼,发现东面敌营火势减弱,鼓声渐稀。显然,连弩的威力超出对方预料,攻势被迫中断。
但他不敢松懈。战场短暂安静,反而更显危险。
他下令各段城墙保持警戒,连弩小组轮流值守,确保随时可发。同时命人清点剩余箭匣,统计还能维持几轮齐射。
“报告将军,共携带三十个标准箭匣,目前消耗七个,剩余二十三个。”一名军需官汇报道。
李骁点头。每个箭匣支持一次十矢齐射,意味着还有二百三十次攻击机会。若合理分配,足以支撑到天明援军抵达。
他又检查连弩本体状况。连续发射导致部分机关发热,需冷却片刻才能再次使用。他让人准备冷水布巾敷在关键部位,加快散热。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敌营始终未再发动大规模冲锋。只有零星弓箭还击,大多落空。
李骁立于城头,目光扫视远方。雪地上遍布尸体与残甲,火把映照出扭曲影子。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味。
他抬起右手,看了看掌心。裂口尚未愈合,包扎的布条渗出血迹。左手肘旧伤隐隐作痛,但他没叫医助。
这时,一名哨兵突然指向东北方向。
“将军!那边有动静!”
李骁立刻抬头。远处林线边缘,火光微闪,似有部队移动。不是正面大军,而是小股精锐,正悄然逼近侧后方。
他眯起眼,判断距离与行进速度。这些人动作隐蔽,避开开阔地,显然是想偷袭补给线或破坏器械。
“调两具连弩,转向东北林区。”他低声下令,“不要急于开火,等他们进入七十步内再打。”
士兵们迅速调整位置,将连弩对准林间小道。
火光在树影间忽隐忽现,人影逐渐靠近。
七十步……六十步……
“放!”
十支钢矢呼啸而出,穿透树林,精准覆盖小道出口。惨叫声接连响起,至少十余人倒地。
残余敌军慌忙后撤,丢下数具尸体。
李骁盯着林中黑暗,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这只是骚扰战术,目的是消耗守军精力。
他转身走向中央了望台,准备重新部署防御重心。夜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铠甲冰冷。
就在此时,识海再度响起清鸣。
“叮!检测到高强度战斗反馈,‘机关图谱’经验积累达标,解锁‘连弩升级模块:三连发模式’,是否立即安装?”
李骁脚步一顿,眼神骤亮。
他没有犹豫,心中默念:“确认安装。”
下一瞬,所有已部署的连弩内部机关自动重组,发出轻微咔嗒声。箭槽结构变化,支持三次连续装填,每次十矢,无需手动换匣。
他快步走到最近一具连弩旁,检查改动细节。确认无误后,嘴角微微扬起。
他举起令旗,声音穿透寒风。
“全体注意!新指令——东北林区,三轮连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