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接过看了看,点头。“可行。但换系统期间,会不会有空档?”
“不会。”她说,“我们双轨并行三天。旧码照用,新码同步测试。等验证无误,立刻切换。”
当天夜里,十五名骨干密探被召入城西一处隐秘院落。李毅亲自带队,进行首次攻防演练。两名资深探子分别用旧码和新码发送同一则假情报:**“朔方有兵变迹象,三千人集结城东。”**
旧码情报在十二个时辰内被模拟敌方破译成功。
新码情报全程未解。
第二天清晨,李瑶在文渊阁东厢主持第一轮培训。她站在前方,面前坐着各地赶来的联络使代表。她没讲大道理,只放出了三组数据:
一组是过去半年误报最多的五类事件;
一组是因情报延迟导致处置被动的实际案例;
最后一组,是昨日南陵府抢粮事件中,从谣言出现到官方回应的时间差——整整三天。
“我们不能每次都等事态闹大才出手。”她说,“情报不是事后报告,是要提前预警。”
接下来两个时辰,她亲自讲解“五维判定法”。每一个可疑事件,都要从五个方面打分:有没有动机?资金流向是否异常?人员调动是否密集?通信频率是否突增?有没有实际准备行动的痕迹?
现场分组演练。一组提供虚构情报,另一组按标准流程分析。三次测试,两次准确识别风险,一次虽判断偏差,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平均处理时间从过去的半日压缩到两个半时辰。
李毅坐在后排,记录每个人的表现。散会后,他留下几名表现突出的骨干,单独谈话。这些人将作为种子教官,返回各地组织二级培训。
午后,第一批新密码手册被加密封装,送往各州情报站点。同时,三条快驿专线正式启用。每条线路配备专属信鸽与骑探,不得混用,不得转交。
傍晚时分,一封来自扬州的情报通过红级通道送达。
内容:**“盐商联合会将于三日后召开闭门会议,议题涉及抵制新税则。”**
从发出到呈报,耗时不到两个时辰。
李瑶看完,放在一边。她翻开新的册子,开始整理明日教育改革会议要用的材料。窗外天色渐暗,屋内烛火稳定燃烧。
她写完一段,停下笔,抬头看向案角那叠尚未处理的文书。最上面一份,是工部送来的《匠户学堂扩建方案》。
她伸手去拿,指尖刚触到纸边——
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传令兵冲进院子,手中紧握一只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