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851章 新朝初定,再启宏图

第851章 新朝初定,再启宏图(1 / 2)

夜风拂过城楼,吹散了篝火的余烬。

李震仍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远处奔跑的孩子身上。那个摔倒又被拉起的少年已经跑远,笑声混在人群里听不真切。他收回视线,对身旁的家人说:“明日早朝,我不设庆功宴。”

众人安静下来。

苏婉看向丈夫,没有说话。李骁握了握拳,似乎想问什么,但又忍住了。李瑶低头翻动手中的记事簿,笔尖停在一页空白处。李毅站在稍后的位置,手指轻轻敲了敲腰间的刀柄,随即停下。

“我们要谈的是,怎么让这万家灯火,年年不灭。”李震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没有人回应,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场胜利不是终点。战乱平息了,可百姓要吃饭,孩子要上学,边关不能松懈,钱粮得有出处。天下刚稳,根基还薄。

一个时辰后,勤政殿内烛火通明。

五人围坐在御案旁,宫人奉上热茶便退下,门被轻轻合上。墙上挂着一幅全国舆图,几处红点标记着最近上报灾情的地方。桌面上摊着三份卷册:一份是户部报来的存粮清单,一份是工部呈递的河道疏浚计划,还有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记录了几家大族暗中调动田产的动向。

李震先开口:“医馆、学堂、水利,这三件事必须同时推。”

苏婉点头:“去年发的防疫规程已经在十二个州试行,效果不错。我打算今年先在每个州建一所公立医馆,配两名医师和五名药童。药材由官府统一采购,防止中间哄抬价格。”

“钱从哪来?”李瑶问。

“朝廷拨款一部分,地方税赋留成一部分,再从没收的叛党田产收益里抽三成。”苏婉答得干脆。

李骁皱眉:“北境防线也不能拖。蛮族虽签了互市盟约,但他们骑兵机动快,万一趁我们修水利时突袭,边境城镇扛不住。”

“你打算怎么做?”李震问。

“裁掉三万老弱兵员,腾出军饷重组骑兵营。火炮要尽快部署到十座主关隘,每座至少配六门。”李骁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这是初步编制表,还有工部给的新式炮台图纸,我已经让李晨带人试制了。”

李瑶翻开自己的本子:“军队整编需要钱,建医馆需要钱,修水利也需要钱。现在国库撑不起三线并进。除非——我们统一货币,收拢财权。”

殿内一时静了下来。

苏婉抬头:“你是说废掉各州私铸的钱?”

“不只是废。”李瑶语气平静,“是要建立中央铸币局,发行新钱,按人口和耕地定量投放。旧钱限期兑换,逾期作废。这样一来,既能遏制豪强囤积铜钱,也能掌握全国流通总量。”

李毅忽然开口:“士族手里藏着不少现银,他们不会轻易拿出来。”

“我知道。”李瑶看着他,“所以得快。等他们反应过来,早就把钱转到地下钱庄去了。只要新钱推行下去,税收、俸禄、军饷全都用新币结算,三个月内就能形成惯性。”

李震盯着地图良久,终于伸手拿起朱笔,在“洛阳”二字上画了个圈。

“就从都城开始试点。”他说,“三个月内完成旧币回收,半年推向全国。你负责起草《货币发行条例》,廷议时我要听到你的陈词。”

李瑶应下,提笔在纸上写下第一条:“新币为法定唯一通货,严禁私铸、拒收、抬兑。”

苏婉想了想:“女子教育也得跟上。男人能当差,女人也能识字管账。我拟了个章程,先在五个县试点办女子学堂,课程包括算术、医理和律法基础。”

李骁有些意外:“这会不会太急?”

“不急。”苏婉摇头,“去年村塾收的那个放牛娃,现在已经能写家书了。为什么女孩就不行?只要提供课本和师资,她们学得一样快。”

李震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动:“那就一起推。礼部配合你选试点,教材由文渊阁统一编订。”

李毅一直没说话,直到众人讨论告一段落,他才从怀中取出一份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