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信你一人。”李震声音低沉,“是信这条路走对了。乱世杀人易,救人难。可唯有救得下人,才算真正掌了天下。”
李瑶已取笔在手,开始起草公文。她一边写一边道:“第一批名单我已圈定:青州、兖州、并州、凉州……都是近年战事频繁、民生凋敝之地。医馆选址优先靠近军营与流民营地。”
苏婉走到她身旁,一同查看:“兖州西境有座旧庙,空置多年,结构完好,可改作医馆。并州那边,我记得有个叫陈九的医师,曾在疫区独自治愈百人,可请他主持培训。”
“名字记下了。”李瑶提笔标注。
李震坐回案前,提起朱笔,在苏婉呈上的《医政合一策》首页写下批语:“准行。凡涉医事,皆由苏氏专断,各部协从如军令。”
放下笔,他又道:“以后这类文书,不必再经我手逐一批阅。你拟好后,盖印即发。若有争议,事后议之,但不得延误施行。”
苏婉接过文书,指尖触到尚温的墨迹。她未多言,只轻轻点头。
李瑶忽然抬头:“父亲,是否要在医馆设暗格档案?类似情报库的模式,记录各地常见病症、药材消耗、医师表现,以便后续调整策略。”
“可以。”李震应允,“但不得对外公开。医者治病,不是审案。记录只为改进,不为追责。”
“明白。”李瑶落笔回复。
帐外天色渐明,晨光透帘而入,照在那幅绢图上。朱砂红点在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颗颗未冷的心跳。
苏婉伸手抚平图角一处褶皱,低声说道:“我还想做一件事。”
“说。”
“编一本《简明医典》。用最浅白的话,教普通人怎么处理伤口、分辨风寒暑热、识别有毒草药。印出来,发到每一户人家。”
李瑶眼睛一亮:“可用活字印刷,加快速度。内容我可以帮忙删减校对,确保通俗易懂。”
“也好。”苏婉点头,“等初稿完成,先在几个村子试发,看百姓能不能看懂。”
李震听着,未再打断。他望着母女二人立于舆图两侧,一个指着某处标记,一个执笔记录,言语往来间毫无滞碍,如同早已演练过千遍。
良久,他开口:“从前我以为,打下城池就是掌控一方。后来才懂,城池会塌,旗帜会倒,唯有百姓记住谁救过他们的命,这片土地才算真正姓‘李’。”
苏婉转过身,看着他:“所以这不是施恩,是筑基。”
李震点头。
帐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似有传令兵欲入。帘幕微动,却未掀开。
李瑶正将一份誊抄好的名单递给苏婉,后者伸手去接。
就在指尖触到纸张边缘时,帐外忽有一声急报传来:
“禀将军,凉州急信——昨夜三更,武安村突发疫症,已有十余人高热昏厥,村中无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