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80章 李毅追踪,找到老巢

第680章 李毅追踪,找到老巢(1 / 2)

李毅伏在草丛里,弓已收起,无羽箭插回腰侧皮囊。墙内声音断了,只剩风掠过荒草的轻响。他没动,右手压在身前泥土上,感知着远处脚步渐远的震动。两名下属从左右匍匐靠近,一人在他耳边低语:“东面林子空的,没人埋伏。”另一人点头,“西坡有新踩的印子,通向后山。”

他缓缓起身,拍去膝上湿泥,从怀中取出那半枚铜牌,指尖沿着断裂处滑过。昨夜雨水浸过,铜面泛出暗绿,但缠枝莲托双鱼的纹路依旧清晰。他盯着看了两息,抬眼望向寨门。门框歪斜,木栓外侧有一道斜痕,像是被硬物反复刮擦所致。

“过去看看。”他低声说。

三人贴墙而行,动作轻缓。到了门边,李毅蹲下,将铜牌边缘对准木栓上的刮痕。纹路咬合,分毫不差。他收回手,眼神沉了下去。

这寨子不是临时窝点,是早有准备的据点。

“绕后。”他打了个手势。

三人转至寨后松林,借树影掩身。李毅攀上一株老松,脚尖踩进树干裂口,双手攀住横枝,一跃而上。树冠高处,视野豁然。寨内院落完整,正堂门前立着哨岗,来回踱步,腰间佩刀未入鞘。东厢房前堆着新土,颜色比四周浅,夯得不实。西侧猪圈屋顶塌了一角,但围栏下有新鲜脚印进出,方向偏南。

他记下位置,跳下树,蹲在地上用短刃尖划出简图:正门、东厢、猪圈、后山小径。四条路线,三个死角。他指着东厢,“东西藏那儿。”又划过猪圈,“地道出口。”最后点在东南高坡,“我们守这儿,风顺,能听清里面说话。”

天色渐暗,三人退至东南高坡林中埋伏。干粮分食,水袋轮流喝了一口。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一道人影从小径走出,粗布衣裤,脚上沾泥。李毅抬手,示意不动。那人走出三百步,在路边灌木后停下解手。就在他提裤转身时,一道黑影掠出,快如疾风。等那人反应过来,腰带已空,鞋垫不见。

李毅退回林中,摊开鞋垫。内衬沾着红黏土,颜色深褐,质地粘稠。他捻了一点,搓不开。这种土不在豫南,只在北方几州才有。王晏旧宅所在之地,正是其一。

“对上了。”下属低声说。

李毅点头,将鞋垫收进油布包,又取出一张薄纸,展开后是洛阳西门出入记录的抄本。三日前,三人夜出,脚底残留官靴纹路。今日此人鞋底针脚紧密,非民间所制,与当日足迹一致。

线索闭合。

他取出密信筒,写下一行字:“荒寨为王晏私产,三年前购入,原作囤粮。今重修门栓、设地道、藏火油,疑为指挥中枢。东厢地下藏物,西侧猪圈通外。四名壮汉已于午时抬箱入内,箱角露火油罐。待命。”写毕,封蜡吹气,交给一名下属,“快马回城,交李骁亲启,不得经手他人。”

那人领命,翻身上马,裹布的蹄声迅速远去。

剩下两人继续监视。日头升高,寨内无人再出。李毅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耳朵却始终听着风里的动静。他知道,这种地方不会只有一条路。敌人既然敢修整寨门,就一定留了退路。他在等,等更多人出现,等规律成形。

第三日午时,阳光正烈。

四名壮汉从后山小径走近,肩扛木箱,步伐沉重。箱子未封死,一角露出铁皮罐口,油光微闪。他们穿过寨门,直入东厢。片刻后,一人出来,拍了拍手,朝哨岗说了句什么,两人一同走进正堂。

李毅睁开眼,盯着东厢门口的新脚印。四个人进去,只有三个出来。少的那个,留在里面处理东西。

他低头看地,用刀尖在泥上重新画了一遍布局。这次标出人数流动:每日清晨一人出,傍晚一人回;每两日有物资运入,多在午后;正堂夜间有灯,持续到三更。规律已现,行动节点也清楚——下次动手,必在医馆复工之后,目标仍是烧房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