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低头继续写,笔尖顿了顿:“可若……有人联合多方,串通作假?”
李瑶停笔,看了他一眼:“那就不是制度能防的了。那是人心。”
她合上图纸,走到窗边。夜风穿廊,吹动案上纸页。远处禁军巡街鼓声响起,一下一下,规律而沉稳。
“明天一早,召工部、兵部、户部三方主事,开国库调度首议。”她说,“先把流程跑通。”
次日辰时,政事堂东厅。
三方官员陆续到场。户部郎中捧着账本,工部员外郎带着器械清单,兵部参军则列明前线需求。李瑶主持,陈砚记录。
会议开始不到一刻钟,问题便浮现。
“空间传送,可保粮草不霉?”户部问。
“铁甲批量投送,是否统一规格?”工部疑。
“若敌军突袭仓库,瞬间调出百万斤军械,会不会引发灵气震荡?”兵部忧。
李瑶逐一回应:“粮有药池熏养,三年不腐;甲依标准制式,误差不过毫厘;空间通道独立于天地灵脉,不会扰动外界。”
话音未落,玉匣忽又微亮。
她神色不变,抬手示意稍等,随即闭目接入系统。
画面中,五百石粟米已成功落入幽州指定仓区,守将亲自查验,回传“颗粒饱满,无损无潮”。同时,系统提示:**首次跨域调度完成,稳定性评级:优**。
她睁眼:“幽州回讯,五百石已到位,质量无误。”
厅内众人松了口气。
“那……何时启动全量输送?”兵部参军追问。
“今日午时。”李瑶翻开调度册,“第一波三万石粮,分三批,间隔半个时辰;第二批铁甲五千副,随行配备维修工具箱;第三波箭矢两百车,含破甲、燃火、穿云三种类型,按前线配比装填。”
陈砚迅速记录,末了提笔问道:“是否需要加派暗部护送?”
“不必。”李瑶摇头,“空间直达,无人能截。真正的防线,不在路上,而在审批环节。每一单,都得三人签字,缺一不可。”
散会后,李震在政事堂中央接过首批调度令草案。他逐条审阅,提笔批了“可行”二字,又加一句:“令下即行,不得延误。”
李瑶接过批复,转交陈砚:“拟文,加盖印信,一个时辰内发往各部。”
陈砚应声而去。
李震站在沙盘前,望着幽州方位,忽然道:“这不只是送粮。”
“是。”李瑶立于侧后,“是在立规矩。谁都能伸手的时代过去了。”
“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李震看着她,“你要撑得住。”
“我已经准备好了。”她说。
暮色渐沉,政事堂西廊灯火通明。陈砚伏案誊抄,笔尖沙沙作响。桌角,那张新绘的国库结构图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下方密密麻麻的细则条款。
粮仓区、兵器架、甲胄库、战马饲场、应急药材池——五区名称熠熠生辉,像是刻进了新的秩序。
李瑶站在廊下,手中铜牌微微发烫。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陈砚写完最后一行,抬头问:“大人,若将来……有人想毁掉这套制度呢?”
李瑶没有回头。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铜牌边缘。
夜风卷着纸页翻动的声音。
一支未盖帽的毛笔从案头滚落,砸在青砖上,溅起细微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