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透,李毅将那枚铜哨贴在掌心,闭目感受其温。昨夜“风清月明”的暗语已确认,但他仍不敢松懈。他睁开眼,指尖轻抚哨身一道细痕——那是三日前试频时留下的磨损。他将其收入胸前暗袋,外面再扣上一层皮甲。
与此同时,潼关外的原野上尘土低伏。李震的后援大军在破晓前悄然抵达,二十万盟军分列八阵,旌旗卷收,马蹄裹布,只余铁甲摩擦的沉闷声响。前锋营帐前,李骁迎出三里,父子相见,彼此抱拳,动作干脆,无多余言语。两人并肩走入校场中央的指挥台,乾坤万象匣已在案上开启,蓝光流转,映照出全军调度图谱。
“军团共鸣已就位。”李震低声说,手指划过玉盘,权限层层解锁。刹那间,各部将领腰间令牌同时微震,意味着统合指令正式生效。
李骁点头,随即展开战报:“炮兵集群校准完毕,火药干燥,引信备用两套;工事加固至抗炮级,斥候最远探至咸阳桥南。粮道畅通,水源经苏婉团队三次检测,无毒无患。”
李震扫视全场,下令:“偃旗,限炊烟,所有非必要火源熄灭。传令官按序列发放令符,不得遗漏一营。”
传令兵迅速出动,手中青铜令符刻有唯一编号,领取者需当场核对印记并签字画押。这是最后一次实名调度,一旦开战,战场混乱,唯有前期严密管理才能避免误击与溃散。
此时,前线情报站内,李瑶正俯身于玉符阵列之前。数十道光点在她面前跳动,代表帝都各区域的情报流。她忽然皱眉——南门守将名录出现变更,原定值勤的张远下属被临时调离,换上一名曹瑾亲信统领。
她立刻翻开密码本,对照新旧频段,提笔写下加密指令:“风清延至卯三,月明改双击。”写罢,将纸页投入乾坤万象匣的传送槽,灵力一闪,信息已发往潼关侧营。
片刻后,李毅在指挥侧营接到密令。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密码册,逐字比对,再核验时间戳与家族印记,确认无误。他叫来四名死士,亲自将更新后的指令刻入青铜令片,每一片内容略有差异,以防途中泄露。
“你们分四路走,”他说,“必须有一人把消息送到帝都北坊据点。若遇拦截,毁令吞片,不准活捉。”
四人领命而去。李毅转身取出铜哨,调整内部簧片角度,使其震动频率与新指令同步。他又检查了随身装备:短刃两柄、烟雾弹三枚、绳钩一副、解毒丸五粒。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信号。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李震召集李骁、李瑶、李毅三人议事。李瑶通过远程投影将舆情热力图投于沙盘上方——帝都八成区域已有集会迹象,尤其东厂周边,巡防兵力增加三成,反而印证了对方心虚。
“百姓已经站出来了。”她说,“但我们需要确保他们不会成为牺牲品。若我们强攻,朝廷可能狗急跳墙,拿平民立威。”
李骁盯着沙盘上的南门结构图:“我的炮火可以压制城墙守军,但无法保证不波及城下人群。除非……内应能准时开门,让我们速入。”
李震沉默片刻,目光落在“风清月明”四个字上。这是最后的接头暗语,也是行动启动的钥匙。
他开口:“五更三点,全线压进。李骁主攻南门,炮火覆盖敌楼,压制箭雨,但不得炸毁城门主体——我们要的是完整城防,不是废墟。”
李骁应声:“明白。”
“李瑶,你全程监控内应响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所有暴露线路。”
“已设三级预警机制,”李瑶答,“若张远失联超过半柱香,我会激活备用联络人。”
李震转向李毅:“你率精锐小队直扑东厂,目标是控制中枢文书库与刑房密道。但记住——不得提前动手。一切行动,等‘风清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