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75章 轨道政变:穿行在权力铁轨上

第375章 轨道政变:穿行在权力铁轨上(1 / 2)

烛火熄灭后,灰烬在铜碟里蜷成一小团。李震的手指从火漆印残留的焦痕上移开,未再看那封空函一眼。他起身走向内堂,脚步落在青砖上,声音极轻,却让守在门外的侍从立刻挺直了背。

“传李瑶。”

李瑶来得很快,衣襟上还沾着昨夜未散的风尘。她站在门槛外,手里捧着一叠尚未整理的情报简报。李震没有让她进屋,只在门框边停下,低声道:“把昨夜各城传回的民情再报一遍。我要知道,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些女学员在街头演算引水图。”

李瑶翻开最上面一份记录:“洛阳西坊三十七人,亲眼目睹一名女学员用沙盘推演沟渠走向,当场有老农跪地叩首。许州七名村正联名上书,愿以族田作保,请派算学女子入村勘测旱情。另有十九城百姓自发集资,要为科学院重修讲堂。”

李震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另一份未拆封的密件上。

“另外,”李瑶顿了顿,“暗部截获一封密信,曹瑾与王晏旧部联络,计划在黄河高架桥引爆火药,时间定在新轨通车当日。他们打算让皇帝亲眼看见轨道崩塌,再散布‘李氏借基建谋反’的谣言。”

李震没说话,转身走回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命令:“全线加速施工,三日内贯通至通衢车站。另备两万枚烟火弹,埋入桥墩夹层,引信由李毅亲自查验。”

李瑶皱眉:“若真炸了桥,百姓只会信他们说的。”

“所以不能让他们炸。”李震放下笔,“我们提前把火放了——在所有人眼前。”

他抬眼看向她:“我要沿途每一座城池都站满人。不是士族,是种地的、打铁的、挑担子的。让他们亲眼看着皇帝坐着我们的车,走我们的桥,穿过我们的地界。”

李瑶明白了,转身快步离去。

三日后清晨,洛阳西门尚未开闸,已有百姓在城外聚集。天刚亮,一条消息早已传遍五城:天子亲临,沿途赐“铁券粮票”,凭票可换三月口粮。这不是空话——第一批粮票已在前夜由李瑶派人送至各村正手中。

车队出发时,道路两旁已站满了人。孩童手捧纸扎的龙形灯笼,说是“轨道神龙”;老农抬着新打的铁犁,上面贴着红布条,高喊“李公活我一家”。有个盲眼老妇被人搀扶着跪在路边,怀里抱着一块刻了引水图的木板,说是她儿子死前算到一半的沟渠方案,如今被科学院一名女学员补全了。

车轮碾过新铺的铁轨,发出平稳的嗡鸣。车厢内,雍灵帝坐在主位,脸色发白。曹瑾站在他身侧,几次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道:“陛下,前方高架桥尚未彻底清查,恐有伏兵埋火,不如暂缓前行。”

雍灵帝抬头看向李震。李震正端坐对面,手扶膝上一卷黄绢,神情平静。

“伏兵?”李震轻声道,“陛下若不信,可令曹公亲自下车查验。但耽误一刻,沿途百姓便多等一刻。他们不是来看您的,是来看这轨道能不能通到他们家门口的。”

曹瑾脸色一僵。雍灵帝沉默片刻,挥了挥手:“走。”

列车继续前行。

当车头驶上黄河高架桥时,天色正午。桥身横跨浊流,铁架如骨,铆钉密布,下方水流湍急。车厢内一片寂静,连随行官员也屏住了呼吸。

就在列车行至桥心的刹那——

轰!

桥下猛然腾起千簇焰火,赤红与金黄交织,直冲云霄。火光映照河面,波光如碎金翻涌。空中现出四个巨大的光字:天下为公。

满车厢官员惊叫出声,有人扑倒在地,有人撞翻茶盏。曹瑾猛地后退,撞上车厢壁,手指死死抠住门框。

唯有李震未动。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让热风灌入。

“陛下请看,”他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所有嘈杂,“这火不伤一人,却照亮九州。轨道不是刀兵,是路。有人怕它通得太快,怕百姓走得比权贵还前。”

雍灵帝坐在位上,双手紧抓扶手,指节泛白。他望着窗外未熄的火光,嘴唇微微颤抖。

列车缓缓驶入通衢车站。月台上早已站满百姓,黑压压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水般涌来。红旗招展,孩童挥舞着纸做的齿轮模型,高喊“铁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