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南方稳,天下定(2 / 2)

李震接过,拆开,目光缓缓扫过全文。他未言语,只将信递给李瑶。

李瑶读罢,轻声道:“联名归附书,条款与北方自治协议一致。末尾一句:‘南方稳,则天下定。’”

堂中一时寂静。

赵德低声问:“是否召见使者?”

“不必。”李震起身,走到窗前。窗外,阳光正照在政事堂前的石阶上,映出一道笔直的影子。他望着南方舆图,良久,只说了一句:“把《南北共庆》的仪程,再改一改。”

“如何改?”

“在南方使节席位旁,加设‘文心台’。”

“何意?”

“沈知远若愿北上,此位为他而留。”

赵德记下,退至一旁。

李瑶将密信录入玉简,系统自动生成《南方归附舆情汇总》。她抬头道:“七郡士绅已有三成主动登记田产,愿纳新税。另有十二家书院联名上书,称‘顺天应人,归附为正’。”

李震点头,目光仍落在舆图上。那片曾割据自立的南方大地,如今在情报光点中显出稳定脉络。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入堂,双手捧着一封新报。

李震接过,展开。

内容简短:

“李骁传讯,沈知远已应召北上,途中经庐山,暂歇一日,不日可达京城。”

他将信纸轻轻放在案上,指尖在“庐山”二字上停了停。

李瑶察觉异样:“可是有变?”

“没有。”李震收回手,“只是想起,他早年写过一篇《山民论》,说‘山高不隔仁政,路远不阻民心’。”

他顿了顿,转身走向主位:“传令下去——

南北共庆大典,如期举行。

南方使节入城之日,开正阳门,鸣钟九响。

沈知远若至,亲迎三里。”

话音落下,堂中众人领命。

李瑶正欲收起玉简,忽然指尖一滞。玉简表面,浮现出一行未曾预设的密文——

【庐山驿馆,昨夜有外来人影潜入,形迹隐秘,已被机关哨察觉,未近主屋。】

她抬头看向李震。

李震站在案前,目光沉静,右手缓缓按在案角。

他的指节微微收紧,案上那封关于沈知远行程的信纸,边缘已被压出一道细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