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一声令下,两侧山脊伏兵齐出,骑兵冲下,直扑敌军侧翼。蛮族首领见势不妙,急令后撤,但退路已被火炮封锁,死伤惨重。半个时辰后,残部溃逃,留下三百余具尸体与上千匹死马。
李骁未追,只命人清点战果,收缴兵器,又从俘虏口中问出一句关键话:“有人送信来说,李氏内乱,边防空虚,可趁机劫粮。”
他冷笑,提笔写下一信,命俘虏带回:“尔等南下,实为东厂所诱。彼欲借你之手耗我兵力,再坐收渔利。”又附上赵元甫口供与东厂密信副本,一并封入油纸包。
三日后,探马飞报:“蛮族大营已拔帐北撤,铁木真下令‘暂避李氏锋芒,不再南侵’。”
消息传至京城,李震正在府中接见北境来的信使。那人带来一卷拓印密信,还有百姓自发签名的万民帖,上书:“李家炮护家园,东厂黑卖边关。”
李瑶坐在侧案,手中整理着舆情记录。她抬头道:“北境七州,已有十九座村寨砸了东厂税碑,新童谣传得比官文还快。”
李震点头,将密信收入袖中,又问:“苏婉那边如何?”
“医馆老医师带着病历册走村宣讲,说去年冻死的士兵若非李氏送药,早烂在雪里了。百姓现在见穿皮袄的就骂是东厂走狗。”
李震沉默片刻,起身走到墙边,取下北境舆图。他将代表蛮族的红旗缓缓移出边境,又在雁门关插上一面黄旗,写“稳”字。
他转身,对李瑶道:“准备朝会呈证。”
李瑶应声记录,忽又抬头:“父亲,东厂既然敢勾结蛮族,朝中必有内应。赵元甫说的‘密旨’,恐怕不是空话。”
“我知道。”李震声音低沉,“但眼下,先让北境安。”
他走到院中,抬头望天。风从北方来,带着一丝暖意。
李骁站在雁门关城楼上,望着远处消散的狼烟。他手中握着一封刚拆开的家书,是李震亲笔:“北境交你,民心已动,慎用兵权。”
他将信折好,收入怀中,转身下令:“修缮关墙,开仓放粮,凡参战民夫,每人补米两斗。”
一名老农拄着锄头走近,问:“将军,以后还打吗?”
李骁摇头:“不打,除非他们再来。”
老农咧嘴一笑,举起锄头高喊:“李家不打我们,我们护李家!”
周围百姓纷纷响应,呼声渐起。
李骁抬手压下喧闹,目光投向北方旷野。远处地平线上,一骑快马正疾驰而来,扬尘滚滚。
那 rider 挥舞着一面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