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75章 空间升级,天机初现

第275章 空间升级,天机初现(2 / 2)

“您打算提前备旱?”她问。

“不是打算。”李震起身,“是现在就开始。”

他推开窗,夜风灌入,吹散了屋内的沉闷。他扬声唤人:“传农官、工坊主簿、水利参军,半个时辰内到府议事。再命李骁集结五百民夫,明日一早随匠人下乡勘井位。”

李瑶皱眉:“现在?百姓还没察觉旱情,您就这么下令,怕是要招怨。都说风调雨顺,您突然挖井抗旱,别人当您制造恐慌。”

“等他们察觉,就晚了。”李震盯着远处城中零星灯火,“皇帝问我能不能让人吃饱,可没问是谁在背后抽走他们的饭。北境调粮是障眼法,真正目的,是让地方在不知不觉中耗尽存粮。这一招,比刀兵更狠。”

李瑶心头一震。

她忽然明白,父亲不是凭空推测,而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可她看不出端倪,只能选择信任。

“那……要不要通知苏夫人?”

“不必。”李震摇头,“她刚醒不久,别让她操心。这事由我们定。”

李瑶不再多言,转身去传令。

李震重新坐下,掌心再次浮现界面。他点开“天机推演”功能,发现冷却时间标注为“四十八个时辰”。一次推演,代价不小。

他盯着“历史修正值”一栏,187减去50,剩下137。这个数字,关系着未来每一次关键抉择。救一人,还是救一城?换兵器,还是换良种?每一步,都是取舍。

半个时辰后,几名官员陆续到府。李震没多解释,直接下达指令:

“全州三百二十七村,每村至少挖三口深井,优先选靠田近、土层松处。官府出铁钻、木架、油灯,人力由各村自筹,工钱按日结算,从州库走账。”

“赤粟种子即刻分发,先在十县试点,每户限领五斤,种后登记造册,秋收后亩产不足三石者,免赋一年。”

“水利参军带队巡查,凡虚报井深、克扣材料者,查实即押送大牢,交李毅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虽觉突兀,但见李震语气不容置疑,且条令清晰,便只得领命而去。

李骁进来时,已换上便服。

“这么急?”他问。

“旱情三月后起。”李震说,“我们只有九十天。”

“您怎么知道?”

“我只知道,若现在不动,等第一具饿死的尸首出现在街边,就什么都晚了。”

李骁没再问。他见过父亲的决断,从不出错。

“我带人去西线三县,那边山多,取水最难。”

“去吧。”李震递过一份名单,“这是州里最好的钻井匠,全交给你。记住,不许强征民夫,工钱必须当日结清。谁借机扰民,军法从事。”

李骁接过,转身出门。

书房重归寂静。

李震坐在灯下,翻看刚送来的井位初勘图。纸上标记密密麻麻,像一张即将铺开的大网。他知道,这场旱灾还未显现,但它的影子,已经落在豫州的土地上。

而他,是唯一看见它的人。

夜深,他独坐未眠。掌心界面再次浮现,“天机推演”四字幽光微闪。他闭眼回想白日所见旱象,手指在桌边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像在计算时间。

窗外,豫州城灯火渐稀,百姓早已入睡。他们不知道,一场无声的备战,已在深夜悄然启动。

李震睁开眼,最后一次确认系统状态。

【天机推演:冷却中】

【历史修正值:137】

【待办事项:监测旱情发展,评估方案执行进度】

他站起身,走到门边,拉开一道缝。夜风扑面,带着初春的凉意。

远处,一队巡查的兵丁举着火把走过街口,火光晃动,映在青石路上,像一条流动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