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将裂玉印按在定位盘上。血水顺着沟壑流下,恰好勾勒出炮架基座轮廓。他未动,目光落在李骁身上。
李骁解下弹囊,将铜壳螺旋纹路对准炮膛内壁。装填、闭锁、点火。轰鸣声炸开,炮身震颤,但未偏移。沙盘上的靶标被削去一角。
“稳住了。”他说。
三百机关塔同时喷出蒸汽。李毅在江面潜行,钩索缠住敌船舵机,忽然察觉水中倒影异常——一道炮影横亘江底,与父亲沙盘上的血渍完全重合。他未动声色,继续切割舵轴。
校场钟声响起,第五十二次校准完成。李瑶将图纸铺在石案上,李毅的钩索反射月光,照在炮身稳定索接缝处。光斑移动,波长校正。李骁抬手,火铳队列齐鸣枪,声波震动空气,炮身共鸣。
苏婉将药囊覆在炮口,紫光蒸腾,驱散湿气。李明激活军魂图谱,破城锥的火油影像包裹炮弹,形成隔水层。李震抽出裂玉,插入炮身卡槽。龙脉之气顺槽而下,引信自燃。
炮弹出膛,带着螺旋霰弹,划破雨幕。三百丈外山体轰然炸裂,碎石飞溅,山腰被削去一层。铸剑谷的雨滴在冲击波中凝滞,随即被染成铜色,如金属尘埃般悬浮片刻,才缓缓坠落。
李骁站在炮后,炮身滚烫,铭文“天工一号”在硝烟中浮现。他伸手擦拭,发现下方浮现出一道龙纹,只皇族血脉可见。他未言语,转身检查炮闩闭锁情况。
苏婉的药囊自动展开,一张新方浮现:《火炮养护十二要诀》。第一条写着“每日辰时以鹿茸灰擦拭炮膛,防潮蚀”。
李毅的钩索缠住一块飞溅的炮弹碎片,断面露出银灰色涂层,与闽越战船防水层一致。他捏碎碎片,粉末在掌心留下灼痕。
李瑶站在石案前,推演量产方案。历史修正值仅剩3%。她启动“科技-命运”交叉算法,输入铸造顺序、能源分配、人员轮值,最终得出节省47%能源的流程。她撕下图纸一角,垫在闽越布片下,发现布片吸收能量后,竟成为传导介质。
李震划破手臂,血滴在图纸签名处。龙脉之气渗入纸面,图纸自燃,火光中浮现三座新炮台位置。
西北方传来闷响,那是被能量光刃摧毁的第三十七辆铁皮车残骸自燃。焦味随东风飘来,李瑶抬了抬鼻,笔尖顿在“第二批精铜熔炼时间”一栏。
李骁解开外袍,盖在炮身上。雨水打湿衣角,他未动,手仍搭在炮闩拉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