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扩张之路启新程(2 / 2)

所有物资,当场验货,当场发放,不记名,不追责。”

最后揭“民心榜”——空白纸页,仅书一行字:“三月后,此榜由尔等填字。”

人群骚动,却仍无人应。

李毅悄然退至树后,取出早已备好的供词文书,命人张贴于村口公告栏。标题仅八字:“东阳焚仓,查无李氏。”

片刻后,一名老妇抱孙儿上前,孩子面赤唇干,已发热两日。苏婉未问身份,立即施针,又以温水调药灌下。半个时辰后,孩童汗出热退,睁眼唤娘。老妇跪地欲拜,苏婉扶起,只道:“病好了,便够。”

消息如风。

次日清晨,一名老农推车而来,车上堆着松木枝。他迟疑片刻,将车停在案前,低声道:“我……换两把锄。”

李瑶起身,验货称重,记入工分簿,盖上家族印信,随即取出两具新锄与半袋肥粉,亲手交予。她当众抽出契约红联,投入火盆。纸燃火起,黑灰腾空。

老农怔住,盯着火盆看了许久。

第三日,交木农户增至十七家。有人带了石灰,有人运来石料。李瑶依榜发放,不偏不倚。一名少年接过识字课名额券,反复摩挲,仿佛不敢信真。

苏婉在村中巡诊,每治一例,便在医案上记下症状与用药。她未设诊金,只请痊愈者在“民心榜”旁口述感受,由学徒代笔录下。已有三人留下字迹:“药到病除”“针不过三下”“小儿昨夜能食粥”。

李骁驻营于东阳边界,帐中灯火彻夜未熄。他三次派人探查村中动静,回报皆言“无兵无役,只换不征”。第四日晨,他亲自策马至村口,见“工分榜”前已有十余人排队交货,李瑶正逐一登记,苏婉在树下为一名老者敷药。

他下马走近,低声道:“你真信这样能稳住?”

李瑶头也不抬:“不信。但我信,只要他们亲手接过锄具,亲手量过麦苗,亲手写下‘药到病除’,迟早会信。”

李骁盯着“民心榜”上那行空白,忽然道:“若三月后,无人填字呢?”

李瑶合上工分簿,抬头直视他:“那就说明,我们还不配让他们填。”

李骁未再言语,转身翻身上马。临行前,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铁钉——那是昨夜从一具新锄上拆下的部件,钉身刻有“宁远工造,三年保修”八字。他凝视片刻,将其钉入“工分榜”木板边缘,钉帽朝外,清晰可见。

当夜,李震亲至边界营地。李骁迎出,递上三日来的记录:交木四十三车,换具八十六,肥粉发放十七袋,识字课报名十九人。李震翻至末页,见附有一张抄录的“民心榜”旁语录——“此药不苦”“锄轻土松”“官不抢粮”。

他将记录收起,走入帐中。案上摊着《扩张备要》,他在末页提笔添注:

“试点已启,路在足下。”

笔尖顿住,墨滴坠落,在“下”字右下洇开一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