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三口棺木:“抬棺哭诉?好啊。今日我就开棺验实——若真有因税致死之人,我李震当众谢罪,税改即停。若无,这棺材,就埋你们自己。”
乡绅脸色骤变。
李震挥手:“李毅。”
李毅自侧门步入,黑袍无纹,腰佩铁链。他未带兵,只率六名锦衣卫,直入人群。他不看乡绅,只盯着抬棺者的手——指节粗大,掌心无茧,非耕作之手。
他抽出一柄短刃,挑开棺盖。
棺中无人,只填满黄土,上覆一层薄布,写着“绝户田”三字。
李毅冷笑,回身单膝跪地:“回禀大人,三棺皆空,伪葬惑众。”
李震目光如铁:“带头者,拘押。抗令者,同罪。凡隐田不报者,籍没其产;欠税不纳者,以劳抵赋。”
李毅起身,铁链甩出,锁住王氏族长脖颈。其余锦衣卫分列而上,押走三十六名主谋。百姓呆立原地,无人敢动。
当日下午,三百乡绅戴枷,徒步押往城西水利工地。每人胸前挂一木牌,上书“隐田五百亩”“逃税二十年”等字样。铁链拖地,发出刺耳声响。
李瑶立于渠畔高台,手中捧册,命账房当场登记劳役时长:“修渠一日,记工一分;满三十日,可抵一成税。愿修者,可遣子弟代劳。”
有人抬头,眼中犹带愤恨。有人低头,开始挽袖。
三日后,第一批税粮入库。账房当众称重、记数、盖印,册簿送至各里公示栏张贴。百姓围拢观看,指着手册对比自家税额,有人笑出声来。
县衙外高台上,一名青衣文士冷眼旁观,袖中藏一密信,印有蟠蛇暗记。他是平西王密使,已在此驻足五日。见税粮入仓,乡绅服役,他面色阴沉,转身欲去。
临行前,他回首望了一眼公示栏。
阳光正照在最新一栏数据上:**累计入库税粮一万三千七百石,减免贫户赋银八千二百两,劳役抵税者一百七十三人**。
他未言语,登车离去。
李瑶站在公示栏前,指尖抚过墨字边缘。她身后,一名账房低声禀报:“王氏昨夜遣人送银五千两,求免劳役。”
她未回头:“记入‘自愿补缴’条目,准其以银代役,但劳工分不得减。另,王氏义庄田产,明日开丈。”
账房应声退下。
李瑶取出随身携带的铜算盘,拨动珠子,发出清脆声响。她低头核对新册,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行小字:“义庄田,实亩数,待勘。”
她合上册子,抬头望向西山。
山脚下,三百乡绅正挥锄掘土,堤岸初成。李毅立于监工台,手按铁链,目光扫视全场。
一名老者踉跄跌倒,锄头脱手,砸在石上,火星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