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假道伐虢布疑阵(2 / 2)

与此同时,铁矿内,一名厨役正往灶中添柴。火光映照其袖口,一道暗纹隐约可见——是李毅早年设下的“暗部”标记。他趁无人注意,将一包油纸藏入柴堆,随后悄然退下。

入夜,守军食堂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粮仓被引燃,浓烟冲天。守军慌乱救火,营地一片混乱。矿口守军闻讯回援,矿道内顿时空虚。

就在此时,矿外山梁上,一骑快马疾驰而至, rider 手中挥动火把,三长两短,正是约定信号。

李骁伏于高处,见信号发出,立即下令冲锋。

五千轻骑如潮水般涌出密林,直扑矿口。守军尚未集结,已被冲散。李骁亲率百人直入主矿道,沿途未遇抵抗。矿场深处,数十辆满载原铁的矿车整齐排列,车旁守卒仓促应战,片刻即溃。

“控制矿口!封死通道!”李骁跃下马背,亲自率人占据制高点。

李毅随后赶到,手中铁匣未离身。他找到矿场文书,取出李震手令,命其召集工匠。二十名识字匠人被带至安全处,李毅打开铁匣,取出一叠洁白纸张,递予为首老匠。

“这是新抄的医典。”他说,“你们若愿学,便从今日起,每日抄一页。”

老匠颤抖着接过纸张,见字迹工整,墨香清新,与平日所见泛黄残本截然不同。他低头细看,首页写着:“千金方·卷一·解毒篇。”

“这字……干净。”他喃喃道。

李骁站在矿口高台,望着远处宁远方向。夜风扑面,他抬起右手,检查刀柄。刀未出鞘,但握柄处有一道新痕,像是被碎石划过。他未在意,只将刀插回鞘中。

李毅走来,低声禀报:“矿车已清点,共二十三辆,原铁三百一十七吨。细作已焚毁账册,守将逃往北山,未带走重要文书。”

李骁点头:“明日辰时前,车队必须启程回城。走小路,分三批,每批间隔一个时辰。”

“若平西王回援?”

“他回不来。”李骁望向北方,“铁木真不会让他回来。”

此时,宁远城中,李瑶正伏案整理情报。她将最新战报归档,又调出北蛮动向图。忽然,她发现一处异常:铁木真虽已整军,却未南下,反而在边境集结更多骑兵,似在等待什么。

她皱眉,提笔在图上圈出雁脊坡,写下一行小字:“敌未动,疑有后计。”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桌角油灯忽跳一下,灯花爆裂,一缕黑烟升起。

李瑶伸手拨了拨灯芯,火焰重新稳定。她低头继续书写,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声。

矿场深处,一名年轻工匠正低头抄写《千金方》。他写到“甘草解毒”一句时,笔尖忽顿。他抬头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从怀中掏出一张旧纸,上面是此前借阅的《千金方》拓本残页。

他将两张纸并排对照,发现新本中多出一行小注:“鹤顶红,遇银即黑,然可解。以甘草三钱,绿豆半升,煎汤频服,可缓其势。”

他盯着那行字,许久未动。

李毅站在暗处,目光扫过每一名抄书之人。他看见那青年的异样,却未上前,只将手按在铁匣上,指节微微发白。

李骁走出矿道,抬头望天。云层渐散,露出半轮冷月。他深吸一口气,正欲下令整军,忽见北方天际,一道火光冲起,随即熄灭。

他眯起眼。

那是平西王北境大营的方向。

他未动,只低声对亲兵道:“传令下去,加快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