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侧洞秘道(1 / 2)

李震的手指在沙盘边缘停住,指尖压着那条刚划出的细线。他没有抬头,只低声说:“骁儿,带人去东壁。”

李骁已站在门外,腰间刀未解,听见话便转身。他脚步未停,穿过晒场,身后四名护卫默然跟上。王二提着两盏油布裹松脂的火把等在坡下,见人来,递上一支。火把无焰,只在松脂处泛出昏黄微光。

“岩层厚约六尺,”李骁接过火把,低声道,“昨夜风停,声传不远,正是时候。”

五人贴着东侧岩壁前行,脚下碎石被刻意扫净,只留薄土覆面。李骁在一处凸岩前停下,伸手抚过石面,指腹感受到细微的接缝。他回头,王二点头,从背后解下铁镐。

镐头厚实,刃口泛青,柄上刻着“武造·一”。李骁接过,试了试重量,随即挥镐砸向岩缝。一声闷响,碎石溅落,石屑扑在脸上,他未避,只甩了甩头,继续挥动。

第一班十人轮替上阵,镐起镐落,节奏如鼓。每两刻换人,铁镐不离手,只换人不歇力。李震立在坡上远处,袖中炭笔轻点袖口,记下时间。他未走近,也不说话,只每隔一炷香便遣人送一陶壶药汤。

汤色深褐,每人半盏。苏婉熬的,加了甘草粉,入口微甘后苦。护卫们接了,仰头饮尽,抹嘴继续挖。有人咳了两声,李瑶在旁记下时间,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又添一行:“咳者三人,皆右肺位闷痛,疑湿气入络。”

她收笔,走到李震身边:“通风不足,再深三尺,需设风道。”

李震点头:“备竹管,接至洞口外坡草丛。”

李瑶应声而去。片刻后,两节粗竹管送至,由王二带人埋入侧壁浅槽,一端通洞内,一端隐于乱石之后。风自北来,穿过竹管,洞内浊气渐散。

第二日辰时,岩壁已凿入四尺。镐头磨损,刃口卷起,但仍在用。李骁脱了外袍,亲自轮镐。他双臂发力,镐尖嵌入岩缝,猛然一撬,石块松动。身后护卫立刻上前,以木杠撬出,抬至坡下掩埋。

“赵武这镐,”他抹去额上汗,对李震说,“比石斧利三倍,若全寨配齐,三日可开一矿。”

李震未应,只看着洞内。岩壁深处,渗水渐多,水珠顺着石缝滑下,滴在铁镐上,发出轻响。他伸手接了一滴,凑近鼻端——有硫味,不重,但持续。

“苏婉的药汤,加倍。”他下令。

当夜,第三班人换上。李瑶亲自守在洞口,每隔半个时辰便递进一壶药汤。她手中炭笔不停,在纸上记下每人呼吸频率、出汗程度、咳嗽次数。一名护卫头晕倒地,被迅速拖出,灌下浓汤,片刻后醒来,仍要进洞。

“不准。”李瑶拦住,“换岗。”

那人咬牙:“差一尺就通了。”

“差一尺,也不能死在里头。”她声音不高,却无转圜。

李骁在洞内听见,停下镐,喘着气说:“换人。”

新护卫入内,继续凿岩。李震站在坡上,看着洞口微光摇曳。他取出空间令牌,默念开启。面板浮现,储物空间仍为百平米,盐层未入。他合眼,再睁,只道:“再撑一日。”

第三日黎明前,岩壁仅余一尺。

镐击声在洞内回荡,如心跳。李骁站在最前,双臂酸麻,指节发胀。他退后两步,让出位置,四名护卫并排而立,同时挥镐。四镐齐落,石屑飞溅,岩面裂出蛛网纹。

“退。”李骁挥手。

众人后撤十步。洞内寂静,只余喘息。李骁握紧铁镐,缓步上前,双臂举镐过顶,猛然劈下。

“轰——”

一声闷响,岩壁崩裂。一道微光从裂缝中透入,不似日光,却如霜雪映照,冷冷铺在众人脸上。

李骁上前,伸手拨开碎石。光越来越亮,照出洞内景象——岩层裸露,盐晶成片,白如凝脂,层层叠叠,自顶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