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2)

“若是我做的,巴不得认下——横竖是桩美事。”

李适耸耸肩,一脸无奈。

“组织会查个水落石出。”

姜正风暂时压下疑问。

查得出来才怪!李适心中冷笑。

“与其花时间在这上,不如做点实在的事。就算找到人,也不过是送面锦旗。”

“问过他们愿不愿意被打扰吗?”

“你们组织钱多得没处花?专门派人研究这个?”

“爸,今天就到这里吧。”姜军适时插话,“回去聊聊退伍老兵的安置方案?您给拿个主意。”

僵局顿时化解。

巡视时李适发现,基地周围戒备森严,可见军方重视。

拿了人情,自然要还。

既然承诺安置百万伤残老兵,即使事情败露,也无所谓——毕竟没有证据。

以后行事,需更加小心。

既然已经被组织盯上……

现在最怕的是三个母亲知道,那铺天盖地的“关心”,光是想想,太阳穴就跳得厉害。

好在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暂时安全。

龙润华的办公桌上,很可能已经放着关于他的调查报告。当初将他安排在帅妈妈家中,正是这位龙国最高 ** 的决定。帅妈妈为他办理假身份的事,对方肯定心知肚明。

正如李适所料,此刻在龙国皇宫的一间书房内,龙润华正在认真翻阅自己的完整档案——当然,所有涉及系统信息和私人生活的部分都被刻意隐藏了。

眼下最让李适头疼的是如何解释巨额资金的来源。他打算以接受捐赠为由搪塞过去。

短短七天,大观园中西医结合医院周边荒芜的平原已焕然一新,十一层的主体建筑拔地而起。这项浩大的工程引发广泛关注,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前来围观。幸好有姜老调派军队维持秩序,才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这座迅速崛起的地标性建筑被命名为“龙武商业区”,虽然名字有些特别,却已成为四九城居民必去的打卡地点。

这是收获颇丰的一周!作为甩手掌柜的李适躺着就获得了丰厚回报:通过轧钢厂员工的努力,他获得了100万份黑铁补偿包和200份青铜补偿包。更意外的是,大观园中西医结合医院因引发整个医疗行业的不满,竟然贡献了200份黄金补偿包——同行之间的争斗,让这家医院饱受非议与指责。

【财富暴增篇】

李适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某些人不断抱怨时,系统每刷新一次就会生成新的补偿礼包。

他将这一周获得的补偿包全部开启,收获惊人:

? 资金:1005兆1000亿元

? 积分:等同于资金数额

? 福利套餐:双倍资金数值

? 十大类物资(食品、家居、电器等)各10兆510亿吨

【产业建设篇】

初秋微风中,多项工程陆续完成:

- 大观园纸盒厂竣工

- 龙文书馆筹备完成

- 大观园中西医结合医院运营满周

- 婚介所正式开业

龙武商业区正在加紧施工。原计划建摩天大楼,却意外获得超过百倍医院面积的荒地批文——疑似军方为安置百万伤残老兵预留空间。

【战略布局】

李适实施产业联动计划:

将婚介所、书馆、研究所整体迁入龙武商业区,同步完成家属区搬迁:

首批入住名单:

- 核心成员:严佩清、穆婉秋等

- 资深员工:娄景祥夫妇、吴妈等

- 特殊人才:燕南天夫妇、方柔

- 青年骨干:于莉全家、于海棠

- 元老级:娄小娥与聋老太太

特意请恩师严佩清过来安享晚年。

李适说服岳父娄景祥辞去轧钢厂工作,搬来同住。

此举便于照顾,也多一份保障。

娄景祥爽快答应,说:“听我女婿的肯定没错!”

让姑娘们搬来,是因为大观园研究所也迁到此地。

于莉一家获准入住龙武商业区。

王婆和燕南天带着家人搬来,是为工作便利。

王婆是婚介所负责人,燕南天是医院安保主管。

李适计划为百万退伍伤残老兵解决终身大事。

王婆的婚介所成为关键桥梁。

有王婆坐镇,加上优厚条件,找对象不是难事。

接小金莲过来,不仅因为她跟王婆一起。

更主要的是不能让她继续和易忠海同住一个院子。

易忠海知道小金莲是壹大妈和别人生的,总想找她麻烦。

李适担心出意外,既心疼长得像杨蜜的小金莲,又不忍处置易忠海。

让娄小娥过来,名义上是帮忙照顾长辈。

实际上李适另有安排。

特意把张晓雯和秦淮如留在大观园研究所旧址。

再加上生活秘书闫解娣,日子过得惬意。

调走家里的“醋坛子”也是这个原因,山高皇帝远,正好逍遥。

就这样,李适彻底将四合院那群人排除在核心圈子外。

但为何单独接来聋老太太?

一来是给自己当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