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妃版安陵容2(1 / 2)

【时间线推进至康熙六十年(1721年)】

【黄河于河南武陟等地再度决口,灾情严重,民怨沸腾】

【康熙帝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对此等大事已显力不从心】

朝堂之上,关于治水人选争论不休。此时,已是工部右侍郎的安比槐出列,言辞恳切沉痛:

“皇上,臣蒙圣恩,由一介微末小官擢升至今日之位,无时无刻不思报效皇恩。水泥、牛痘之法,皆赖皇上洪福齐天,臣不敢居功。今黄河肆虐,百姓流离,臣于地方为官时,曾略涉水利,愿请缨前往,督办河工,定当竭尽全力,堵住缺口,安抚灾民,以慰圣心!”

康熙看着这位屡立奇功、且一向表现忠诚踏实的臣子,疲惫的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当即准奏,并给予其极大权限。

在安陵容于幕后通过系统提供的【高效治水方案】也就是结合现代水利工程理念与当前时代可实现的技术的精准指挥下,安比槐的治水过程显得既有章法又雷厉风行。他调度物资、招募民夫、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一切井井有条,效率惊人。

不过数月,武陟等地的黄河缺口被成功堵上,水患得治,灾民也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消息传回京城,康熙大喜过望,连连称赞安比槐乃“治世能臣”。

然而,就在捷报传来不久,又一个消息传来:安侍郎因连日奔波、亲临一线督工,积劳成疾,病倒在了河工之上,病情来势汹汹,恐有性命之忧。

康熙闻讯,更是感动与愧疚交加,立刻派去太医诊治,并下旨厚赏:

加封安比槐为工部尚书(从一品)!

赏赐金银绸缎无数,御用药材如流水般送入安府。

同时给予一等伯爵爵位,特许其将来可由子嗣袭爵三代再降等。

但安比槐的“病情”在苏小蕊的操控下,一直“反反复复”,缠绵病榻,无法再上朝理事。

就这样,一直“病”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即位。

时间线:雍正元年,选秀前夕。

工部尚书府邸内,安比槐于病榻上“挣扎”起身,在其女安陵容的“搀扶”下,颤巍巍地写下最后一封奏折。字迹时而潦草,时而工整,显是极力支撑,末尾更有一抹刺目的暗红血印,触目惊心。

“罪臣安比槐谨奏:臣自知残躯朽木,时日无多,蒙先帝及皇上天恩,忝列尚书之位,常感惶恐,恨不能效死力以报万一。今黄河水患得平,乃皇上洪福,臣岂敢居功?然臣此生唯有一事挂心,夜不能寐。小女陵容,性情柔顺,幼承庭训,今逢选秀,臣……臣恐一朝撒手人寰,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臣斗胆,恳求皇上念臣微末之功,他日若小女有幸得伴天颜,乞赐一稍安之位,使其不至受人轻贱,臣于九泉之下,亦感念皇恩浩荡!臣别无他物可献,偶有所感‘纺纱机’改良图谱一份,或于民生稍有裨益,谨以此为我女添一份嫁妆,叩谢天恩!罪臣安比槐泣血叩首。”

养心殿内

雍正帝看着这封字字泣血、甚至带着血印的奏折,再看着那份绘制精巧、结构明显能极大提高纺纱效率的“纺纱机”图纸,内心大为震动。

安比槐此举,将一个忠臣、慈父的形象演绎到了极致。临终不忘献宝于国,所求不过是为女儿求一个稍微体面点的起点,怕她受人欺负。这份心思,既显其忠,更透其悲凉与无奈。

雍正本就是重视实务、赏罚分明的帝王,见此更是感慨万千。他当即对左右叹道:“安爱卿真乃忠臣慈父也!其情可悯,其功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