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暖阁。
乾隆皇帝心情颇好地坐在上首,看着璟瑶公主在皇后乌拉那拉氏的“慈爱”指导下,略显笨拙却努力地学着奉茶。虽然动作依旧僵硬,说话也带着点市井气,但比起前两天那鸭子步和打拳般的行礼,已经算“进步神速”了。乾隆看着女儿这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心中甚慰。
“嗯,璟瑶这几日,倒是长进不少。”乾隆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皇后,“皇后教导有方,辛苦了。”
皇后温婉一笑,端庄得体:“皇上过誉了。璟瑶天资聪颖,只是流落民间太久,一时未能适应。臣妾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乾隆看着皇后那贤良淑德的模样,再想到她提起让他给璟瑶公主序齿、追封夏雨荷的“仁德”,心中更是满意。他兴致勃勃地开口道:“璟瑶认祖归宗,乃天大的喜事!朕思来想去,光是册封公主、追封生母还不够!朕要为她举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让万民同庆!还要让她乘坐凤辇,巡游京城,接受万民朝拜!让天下人都看看朕的四公主是何等尊贵!”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小燕子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差点把茶泼出来!祭天大典?巡游京城?万民朝拜?!她……她一个假货,要搞这么大阵仗?!她只觉得头皮发麻,腿肚子都在打颤!
皇后心中冷笑,面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震惊和忧虑。她微微蹙眉,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侍立一旁的小蕊。只见小蕊眼观鼻,鼻观心,但右手手腕极其轻微地、不易察觉地左右摆动了一下。
皇后瞬间会意!
“皇上!”皇后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迟疑,“皇上对璟瑶如此厚爱,臣妾替璟瑶谢过皇上隆恩!”她先深深一福,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只是皇上,祭天大典,乃国之重典,需礼部精心筹备,耗费时日。而眼下……”
她顿了顿,目光恳切地看向乾隆:“皇上,璟瑶虽已认祖归宗,但追封夏雨荷姑娘为和妃的旨意,以及将璟瑶公主之名正式录入皇家玉牒的旨意尚未明发天下啊!”
皇后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点醒了乾隆!
乾隆脸上的兴奋之色微微一滞。是啊!追封和妃和录入玉牒,这才是真正从法理上确认璟瑶身份、确认夏雨荷地位的关键步骤!祭天大典固然风光,但若连这最根本的“名分”都还没昭告天下,岂不是本末倒置?显得他这个皇帝太过急躁,甚至有些轻浮?
皇后看着乾隆神色变化,心中了然,继续温声道:“臣妾以为,当务之急,是先将这两道旨意明发天下,让璟瑶的身份和和妃娘娘的哀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这才是对璟瑶,对和妃最大的尊重!至于祭天大典与巡游,待璟瑶身份稳固,再行操办,方能彰显皇家威仪,也更显郑重!”
乾隆闻言,深以为然!他刚才一时兴起,确实有些欠考虑了。皇后此言,句句在理,既维护了皇家体统,又显得对璟瑶和夏雨荷无比重视!
“皇后所言极是!”乾隆连连点头,脸上露出赞许之色,“是朕思虑不周了!名分未定,何谈祭天?好!朕这就回养心殿,亲自拟旨!追封和妃,录入玉牒!这两件事,刻不容缓!”
他站起身,对璟瑶道:“璟瑶,好生跟着你皇额娘学规矩。待旨意明发,你便是名正言顺的璟瑶公主了!”
说完,乾隆不再耽搁,带着人匆匆离开了景仁宫,直奔养心殿拟旨去了。至于那风光无限的祭天大典和巡游,自然被暂时抛到了脑后。
璟瑶公主看着乾隆离去的背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好险!差点就要在万民面前露馅了!她感激地看向皇后:“皇额娘……”
皇后温柔地拍拍她的手:“傻孩子,皇额娘都是为了你好。名分定了,才最要紧。来,我们继续学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