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安陵容21(2 / 2)

胤礽并未止步于此。他凭借自身残存的威望和那份令人难以抗拒的个人魅力(即使被圈禁多年,其气质底蕴仍在),开始小心翼翼地联络散落在各处、对旧主仍存一丝念想或对现状不满的旧部。这些人中,有在地方任职的低调官员,有在军中担任闲职的将领,甚至还有在宗室中有些影响力却郁郁不得志的旁支子弟。

胤礽的“复活”和那“祥瑞”带来的神秘氛围,让这些沉寂多年的力量重新找到了方向,开始悄然向安陵容这位“祥瑞之母”靠拢。这股力量的汇聚,让安陵容的底气更足,手腕也更加强硬。

至于华妃担心的“烧钱”问题?安陵容心中冷笑。华妃娘娘果然是金尊玉贵惯了,不知民间疾苦,内务府的采购可是一个鸡蛋就得20两银子。

她利用胤礽旧部提供的渠道(尤其是凌普旧部对皇商和内务府运作的熟悉)和瓜尔佳氏的关系,直接绕过层层盘剥的中间商,与信誉良好的皇商甚至产地源头对接。同时,她严格执行份例核查,对虚报、冒领、克扣等行为严惩不贷。

几番操作下来,不仅没有如华妃所愿贴钱,反而将内务府的采买成本压低了近三成!之所以没有直接从民间采购是彻底没有油水会让包衣不满,包衣的问题这件事得想个办法让皇帝自己解决,不能留给她儿子。

省下的银子,一部分入了内库,一部分……自然流入了她自己的小金库和用于培植势力。华妃想看她焦头烂额?她只会让华妃看到,这“烫手山芋”在她手里,是如何变成“聚宝盆”的!

安陵容晋升贵妃后,影响力已不限于后宫。礼亲王福晋主动向宫里递了牌子求见。这位在宗室中颇有分量的福晋,言语间对安陵容这位诞育祥瑞的贵妃极为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示好?她隐晦地表示,礼亲王府愿为贵妃娘娘分忧,若有需要,宗室这边可提供助力。

【宫斗系统:检测到礼亲王府好感度提升至75点!当前皇帝好感度:53点。】

安陵容心中了然。宗室对皇帝未必有多忠心,但对“祥瑞”和可能影响未来的皇子,却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投资意愿。礼亲王府的主动靠拢,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其好感度远超皇帝那点基于替身和祥瑞的“宠爱”,意义重大。

后宫之中,风向也在悄然变化。敬嫔冯若昭成了储秀宫的常客。她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满是恭敬和感激(为甄嬛孩子抚养权一事),明确表示愿为贵妃娘娘马首是瞻。安陵容对敬嫔的识趣颇为满意,这位无宠无子但品性尚可、在后宫根基不浅的嫔妃,是颗不错的棋子。

至于福嫔富察·仪欣,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本就嫉妒安陵容生子时的惊天异象和晋封贵妃的荣宠,如今见安陵容不仅诞下祥瑞,还顺利接手了部分宫权,风头一时无两,心中更是嫉恨交加。这强烈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了她的胎气,七个月的身孕竟频频不稳,太医再三叮嘱需卧床静养。

皇帝雍正(大胖橘)对后宫的风向变化心知肚明,他对福妃的胎像不稳极为重视,因此,他果断下令,以福妃需安心养胎为由,收回了她手中大部分象征性的宫务,只留些无关紧要的虚名,并严令太医好生照料。

对于安陵容,皇帝的心情则复杂得多。一方面,他需要安陵容那酷似纯元的声音来慰藉自己扭曲的思念,更需要弘燧这个“祥瑞龙子”来粉饰太平,彰显天命。

他给了安陵容贵妃的尊位和协理部分宫务的权力,让她有足够的体面。但另一方面,皇帝生性多疑,对权力有着本能的掌控欲。他并不完全信任安陵容,尤其是她身后隐约浮现的瓜尔佳氏乃至宗室的影子,以及她处理宫务时展现出的……过于……精明和……强势!

因此,在将内务府采买和份例核查交给安陵容协理后,见她任务完成的很好,皇帝也留了后手。他并未给予安陵容完全的自主权,而是专门指派了一位在宫中资历深厚、行事稳重、只忠于皇帝的心腹姑姑作为“协理”。

这位姑姑名义上是协助懿贵妃处理宫务,实则手握实权,负责审核所有重要决策和账目,并直接向皇帝汇报。安陵容可以提出建议、核查账目、发现问题,但最终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这位皇帝心腹手中。皇帝此举,既是制衡安陵容,防止她坐大,也是保护内务府这块肥肉不被瓜分殆尽,更是确保自己对后宫财权的绝对掌控。

安陵容对此心知肚明。她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对这位姑姑礼遇有加,做出一副虚心请教、尊重前辈的姿态。她很清楚,在羽翼未丰之前,必须隐忍。她要做的,是利用这个平台,摸清内务府的运作规律,培植自己的势力(胤礽旧部),收集信息,等待时机。至于实权?不急。只要她在其位,就有的是办法,将这位“监军”姑姑……慢慢……架空!